乌克兰总统宣布了 10月20日,泽连斯基说不撤兵,俄罗斯要主权,顿巴斯这僵局看着是两国掰扯,其实背后牵扯的东西比咱们想的多。 顿巴斯可不是普通地方,它藏着乌克兰600亿吨煤炭,1996年就贡献了全国79%的煤产量,是乌克兰重工业的“心脏”,没了这儿,冶金、电力全得瘫痪,乌克兰经济直接“躺平”。 俄罗斯盯着这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顿巴斯是通往克里米亚的“陆桥”,没这条路,黑海的战略支点就是空谈,谁占这儿,谁就掐住了对方的“命门”,地缘上直接赢一半。 泽连斯基敢说“不撤兵”,背后全靠外援“输血”,美国防长刚催着荷兰、德国这些盟友砸了20多亿美元买武器,德国、瑞典掏钱买弹药,法国、英国却犹豫着不承诺,怕激怒俄罗斯断天然气,又怕乌克兰输了丢面子。 更绝的是,乌克兰还和美国签了“矿产协议”:把资源收益的50%放进联合基金,换美国无偿援助和优先交易权,这哪是保领土?分明是用“家底”把美国绑上了自家战车。 俄罗斯也不是省油的灯,2014年顿巴斯就闹过冲突,现在78%的土地都在俄方手里,俄方要求乌军撤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说这是“公投入俄”的结果,但泽连斯基不认,还放话“就算乌克兰把这两个州写进宪法,俄罗斯也不会撤军”。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言辞更为直白,他指出“立即停火”无异于漠视冲突根源。俄方坚守此前与美国达成的共识,简言之,俄罗斯所求乃地缘安全,绝不允许西方东扩之势逼近自身。 欧洲这边更热闹,德国、瑞典掏钱买武器,法国、英国却迟迟不表态,他们怕激怒俄罗斯断气,毕竟欧洲的天然气还得靠俄国“续命”,又怕乌克兰输了,自己在国际上丢面子,这种“骑墙派”的姿态,让顿巴斯的僵局更难解。 这场僵局,说到底就是谁能撑得更久,乌克兰靠外援硬挺,俄罗斯靠资源和战略纵深死磕,美国和欧洲则一边下注一边观望,绝不当“替死鬼”。 可最苦的还是顿巴斯的平民,农田里藏着未爆弹,学校窗户钉着防弹板,联合国难民署说今年又有数十万人挤在防空洞里过冬。 大国博弈里,平民的愿望永远是“奢侈品”,资源、地缘、利益,这些词听起来高大上,可落到普通人头上,就是停电后摸黑找蜡烛,是抱着全家相册逃难,是孙子问“爷爷为什么我们家房子有弹孔”。 这场戏,还得看各方的耐心和底气,对中国来说,保持冷静观察、务实应对,才是最靠谱的选择,毕竟,大国博弈里,谁能稳住自己的节奏,不被裹挟进别人的纷争,谁才能笑到最后。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