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之所以这么有底气,不是因为世界离了它就不转了,而是因为它背后站着闻泰科

茂盛楼兰 2025-10-22 14:18:04

安世半导体之所以这么有底气,不是因为世界离了它就不转了,而是因为它背后站着闻泰科技,而闻泰科技的背后是强大的中国和十四亿人。 事到如今,荷兰恐怕还没意识到自己捅了多大的娄子,或许他们还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以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还是那个刚起步、技术受制于人的模样,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期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闹得沸沸扬扬,又是断系统又是传停薪,结果人家东莞工厂稍作调整就稳住了阵脚,官方直接官宣"国内运营一切正常",这份淡定可不是装出来的,毕竟安世的底气从来不是靠谁的脸色,而是身后实打实的支撑。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是有两把刷子的,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的 IDM 龙头,小信号二极管、ESD 保护器件等好几种产品出货量都是全球第一,车规级 Power MOS 更是稳坐全球第二的位置,全球 15% 的车规级功率器件需求都得靠它撑着。 但要说世界离了它就不转,倒也没那么夸张,真正让它腰杆硬起来的,是 2019 年花 340 亿把它收入囊中的闻泰科技,这笔蛇吞象的收购当时不少人看不懂,现在再看简直是神操作 ——2025 年上半年,安世以占闻泰 30.88% 的营收,贡献了高达 266% 的归母净利润,直接撑起了公司的利润大梁,更关键的是在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闻泰干脆利落剥离 ODM 业务,43.89 亿卖给立讯精密,一门心思扎进半导体赛道,这种破釜沉舟的魄力,可不是普通企业能有的。 而中国市场正好占其全球销售的一半,国内产能更是占到整体产能的80%,就算外部供应链出问题,只要稳住国内基本盘就出不了大岔子。 这可不是随口说说,中国2025年8月的半导体销售额就占了全球27.2%,市场规模常年稳居全球四分之一以上,光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就突破了1.3万亿元,这么大的市场体量,别说安世离不开,全球哪家半导体厂商敢轻易得罪?比亚迪、蔚来这些车企早把安世的芯片装上车了,单车应用料号超50颗,国产车企里的渗透率都超40%了,这需求就是最硬的靠山。 更硬核的是中国产业自主化的加速度,荷兰以为卡几道禁令就能拦住脚步?看看数据就知道有多天真:2000年中国晶圆厂产能才占全球2%,2020年就涨到17%,SEMI预测2026年300mm Fab厂占比能到26%,主流芯片节点产能2028年更是要占到全球42%。 钱和政策也都跟上了,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比前两期加起来还多,存续期15年专门砸设备、材料这些关键环节,科创板还帮着企业找资本输血,中芯国际14nm良率到85%,中微公司刻蚀设备进了5nm产线,国产设备国产化率都从28%提到35%了,这些不是空谈的进步,是安世能快速拉通国内供应链的底气所在。 说穿了,安世的硬气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韧性的一个缩影,荷兰或许还以为能靠老一套的技术封锁拿捏人,却没看清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的角色,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当底盘,有几千亿的资金砸研发,有每年增长的产能做支撑,还有闻泰这样舍得下血本转型的企业当先锋,安世不是孤例,整个产业都在这样的生态里生长,就算个别环节还有短板,但架不住整体在往前跑,2027年集成电路自主率要超26%的目标可不是画饼。 荷兰这次的折腾更像个笑话,反而帮我们验明了产业自主化的成色,安世的底气从来不是"不可替代",而是"有靠山可依",闻泰的战略聚焦是靠山,中国市场的体量是靠山,国家政策的扶持是靠山,十四亿人催生的需求更是靠山。 半导体之争本就是持久战,荷兰现在的小动作,顶多算是给我们提了个醒,让我们更清楚该往哪儿使劲,等哪天主流节点产能真的占到全球四成,等国产设备能顶起半边天,再看谁还敢随便拿企业做文章,这不是吹嘘,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荷兰要是还醒不过来,迟早得为自己的傲慢买单。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