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女子开了家寿衣店,这天刚开门,就来了一群老外,女子一开始没在意,不料,这些老外竟然挑起了寿衣,甚至还往自己身上穿,嘴里还不停的说着“amazing”,女子顿感不妙!赶紧过去阻止,对方还以为要涨价!女子比划了半天才让对方明白,这是给死人穿的!可在对方坚持下,女子只好给卖给对方四个日常戴的帽子!网友:洋相,还是得洋人出![浮云] 在江苏镇江的利民市场里,有个不太起眼的角落,耿大姐在这儿开了家寿衣店。店面不大,玻璃柜里摆着叠得整齐的寿衣,墙上也挂着几件绣着牡丹、松鹤的绸缎款式,平时没多少人来,大多是家里有急事的顾客才会找上门,所以店里总显得安安静静的,耿大姐没事的时候就坐在柜台后整理账本,日子过得挺平淡。 那天上午刚开门没多久,耿大姐正低头算着前几天的账,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还夹杂着几句听不懂的外语。她抬头一看,进来了五个背着双肩包的老外,有高个子金发的,还有卷头发的,一个个东张西望,眼神里满是好奇。 耿大姐没太在意,想着可能是来市场逛的游客,走错路了也说不定,就继续低头忙活,没主动搭话。 可没一会儿,耿大姐就觉得不对劲了——那几个老外径直走到了挂寿衣的墙跟前,盯着那些绸缎衣服挪不开眼。 有个金发高个子的老外伸手摸了摸衣服的面料,眼睛一下子亮了,嘴里还不停念叨着“amazing”,旁边几个人也跟着点头,还伸手拿起一件红色绣牡丹的寿衣,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看起来特别感兴趣。 更让耿大姐慌神的是,那个金发老外居然直接把寿衣往自己身上套,穿好后还拉了拉衣角,在店里转了个圈,其他老外见状都笑了起来,还有人拿起旁边的寿帽、寿鞋,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完全把这些寿衣当成了好看的中国风衣服。 耿大姐这才彻底坐不住了,心里咯噔一下这哪是普通衣服啊,这是给去世的人穿的,哪能随便往身上套? 她赶紧从柜台后走出来,一边摆着手一边往老外那边凑,想阻止他们。她指了指墙上挂着的百岁老人遗像,又比划着自己躺平、闭上眼睛的动作,想让他们明白这衣服的用途,可老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没懂她的意思,反而以为她是嫌他们乱摸衣服,或者觉得他们想买,要涨价。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老外,直接从双肩包里掏出钱包,抽出几张现金往柜台上一放,还指着自己身上试穿的寿衣,一脸期待地看着耿大姐。耿大姐看着桌上的钱,又看看老外身上的寿衣,急得额头都冒了汗,嘴里不停说“不是不是”,可语言不通,怎么解释都没用。 没办法,耿大姐只好掏出手机,打开翻译软件,琢磨着怎么说才能让他们明白。她小心翼翼地输入“这是去世的人穿的衣服”,点了翻译,结果屏幕上跳出一行英文“longevity clothing”,翻译成中文就是“长寿衣”。 老外们一看“长寿”两个字的翻译,更高兴了,以为这是能带来好运的吉祥衣服,更坚持要买了,还指着另外几件寿衣,意思是想多挑几件。 耿大姐又气又笑,只好重新输入,这次没绕弯子,直接用了最直白的词:“funeral clothes”“dead people wear”。 翻译软件把这句话转成英文后,那个戴眼镜的老外先凑过去看,看完脸色一下子变了,赶紧拉了拉旁边穿寿衣的金发老外,指着手机屏幕。 金发老外一看,脸上的笑容瞬间没了,整个人都僵住了,赶紧小心翼翼地把寿衣脱下来,叠好放回原处,其他几个老外也赶紧把手里的寿帽、寿鞋放回去,一个个满脸尴尬,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耿大姐看着他们局促的样子,也没好意思说重话,更没赶他们走。她想了想,转身回柜台,从下面的柜子里拿出几顶日常戴的绒线帽,是那种冬天能保暖的款式,她拿着帽子走到老外跟前,指了指帽子,又指了指自己的头,比划着“冬天戴,暖和”的动作。 老外们一看,眼睛里的尴尬少了点,露出了感激的神色。他们凑过来挑了挑,选了四顶帽子。耿大姐平时卖这种帽子是25块钱一顶,想着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就按15块钱的成本价卖给了他们,没多赚一分钱。 老外们付了钱,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看了看,临走前还特意走到耿大姐跟前,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好人”,还用力地竖起了大拇指,才慢慢走出店门。 这事儿刚好被路过的一个顾客拍了下来,视频发到网上后,一下子就火了。 评论里有人开玩笑说“洋相,还是得洋人出”,更多人是夸耿大姐实在,没趁人之危赚钱,还特别有耐心。后来还有不少人特意绕到利民市场,去耿大姐的店里看看,有的买些祭祀用的东西,有的就是单纯想跟她说句“你人真好”,小店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耿大姐总说,其实也没做啥,就是觉得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语言不通没关系,真诚待人,人家总能明白。 信息来源:四川观察
江苏一女子开了家寿衣店,这天刚开门,就来了一群老外,女子一开始没在意,不料,这些
怪兽瞎蹦跶了
2025-10-22 02:10:12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