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排名第二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密集挂牌旗下子公司的7项资产,总底价为8351.87万元。一时引发业界关注,大众关心的是:顶级医院也缺钱了?公立医院能不能做好资本的加减法? 华西出手,必是“精品”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的信息显示,这7家公司包括四川华西康圣达医学、睿博欣源(成都)生物、成都赜灵生物医药等,所涉出售的股权从3%至40%不等,“含金量”十足。 尤其是成都赜灵生物医药,3.28%的股权转让底价高达4818.95万元,占去本次出售资产总价的一半以上。这家成立时间不足7年的年轻企业被业界广为看好,其由华西医院知名专家带队,依托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抗癌新药,刚于今年8月获得近4亿元B+轮融资,是妥妥的“潜力股”。 但也因此引来质疑,被认为有资本套现的嫌疑。其实,这只是常规的资本运作,只是拿出来的标的过于优秀。 不是“过冬”,而是“轻装上阵” 作为此次资产的实操转让方,华西健康有典型的平台属性。作为华西医院1999年设立、2016年改组的资本运营核心,手握29家参控股公司,连成都人去医院挂号必备的“华医通”APP,都是由其控股企业研发推出。 此次出售的股权,大多是数量很少的参股份额,与华西健康旗下的13家核心企业并无关联,因而,是华西对非重点布局资产“精挑细选”后的出手,而非无奈的出手套现,获资救急“过冬”。 近年来,行业频频出现“医院业绩下滑、被迫出售”的传言和实例,部分大型企业也在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医疗资产。但华西显然不在此列。 作为国内顶级医疗机构之一,华西同样面临人力与科研成本大幅攀升的压力,但华西的应对有其底气。就在上述资产挂牌转让前,华西方面与四川发展(控股)公司签约,双方协力在医美、康养等重点领域,打造医教研产联合体。 一边出售零散的参股资产,一边集中资源攻坚核心赛道,这非常符合华西健康“提高成果市场化率、实现国资增值”的定位,也体现了华西在医疗产业激烈竞争中的前瞻性策略。 当前,顶级医院的竞争正从规模扩张转为了精准发力,“如何进行资产优化”成为必须认真作答的新课题。对此,华西旗下的三大产业平台各有分工,华西健康管资本、利康公司做实业、海圻医药攻研发,从而构建起了完备的医疗产业生态圈。 此次出售少许非核心资产,正是为了让更多的资本,更精准地流向成果转化、健康管理等战略方向,从而让临床服务与科研攻关获益。
华西8300万出售优质资产,顶级医院也缺钱了?
数据读城
2025-10-21 10:46:46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