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晓得为啥刷小黄书发现一些讨论杨振宁和翁关系的帖子,那点进去看了一次后面相关推

联美聊汽车啦 2025-10-20 14:41:12

也不晓得为啥刷小黄书发现一些讨论杨振宁和翁关系的帖子,那点进去看了一次后面相关推荐真是扎堆来,都给我看自闭了……

不过刚刚我忽然想起来,在“文艺界”,姑且叫文艺界吧,也有一对年龄差距极大,差点成为一对的名人─── 三毛和王洛宾。

小时候看过几本三毛的书,知道这个人,但是她这些事我是一点不清楚。那后来她和王的事我咋知道的呢?

这个故事有点长,我觉得瓜子板凳可以准备起。

今年我和在新疆穿越的时候,也不知怎的,开始唱《在那遥远的地方》。那辽阔天地间唱着“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还真是让人醉心。

唱毕,他就问我

“你知道这首歌的词,是谁写的吗?”

我说“不晓得”

他就说有位好大哥在吃酒的时候跟他聊过,这是马步芳写的歌。我听到马步芳脑壳都懵了,那个逃亡海外的老和尚笔下,骑着马来找他家要巨额“过路费”的军阀头子,还会写这么柔情的词?

当天晚上我就想查查这是不是真的,可惜我们接连翻车,挖车,又陷车,又脱困……直到第三天才找到有信号的地方,但是《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是不是马步芳写的,我一直想查证下。

等到晚上歇脚,我就开始搜索两者关系。关键词键入,一个高频伴随的名字“王洛宾”出现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作词却同马无关,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却和他有极大的关系。

王深深热爱着西部民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人称“西部歌王”。最初有很好的创作条件,是因为背后有着马的全力支持。

《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今天我们看作词曲都是王。实际有偏差,是王的作词,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传曲”,马将自己从小听到的民曲传唱给王,王从而在此基础上填词。

本来这件事到此结束。但不巧就不巧在,《在那遥远的地方》 马步芳,这个搜索界面下,我又点了下图片。页面刷新后,一个熟悉的女性面孔和另一个男人的合照出现,中分长卷发,当年三毛留给公众的标准印象───这个女的长得像三毛。

马上截图问达师傅,这是不是三毛?他讲不清楚。我就开始疑惑,马步芳的搜索怎么会出现三毛?马可是出了名的玩家,蒋派他驻外,闹出个国际丑闻。

莫非和那首歌有关系?我把歌名和三毛放一起搜索。然后就知道了这俩人的关系。三毛在何西死后,通过这些对王的报道,在台湾的她迷恋上了远在天边(乌鲁木齐)的王。

然后这个姑娘就通过各种途径,摆脱两岸僵局,硬是从台湾飞到了乌鲁木齐见王,初见两人便一见如故。

回到台湾后三毛写信向王表达情感,但王却有所克制,因为此时王77岁,而三毛47岁。后来三毛又去乌鲁木齐见王,与王相见归去台湾后不久便自杀离世。

与杨截然相反的情况相比,王的克制让缺让两人的感情神秘了起来。

三毛回台又给王写了封信,这信倒是将心中情愫表达了个明明白白。

“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我不要称呼你老师,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

但三毛未能如愿,也或许如愿了。1991年1月4日,三毛自缢而亡。王听闻写了首《等待》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请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续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

我心中越爱。

0 阅读:0
联美聊汽车啦

联美聊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