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新的贸易谈判,特朗普仍然软中带硬,他暗示,如果中美关键会晤不能有啥成果,他可能将对华100%关税的最后期限从11月1日提前,但这种虚张声势已经没用了。 特朗普从第一任期刚上手,2018 年 3 月就签了备忘录,扬言对 6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税,7 月就真的对 340 亿美元商品抡起 25% 的关税大棒,后来又加码到 2000 亿美元,把关税从 10% 提到 25%,架势摆得足足的,说要减少贸易逆差、重振制造业。 结果呢?2017 年他上台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 3752 亿美元,等到 2022 年他下台时,这数字反倒涨到了 3829 亿美元,不仅没降还升了。 更讽刺的是,贸易战打了六年多,美国总的对外贸易逆差从 2017 年的 5660 亿美元飙到 2024 年的 9184 亿美元,相当于越打窟窿越大,所谓的 “解决逆差” 纯属自说自话。 至于重振制造业,更是没影的事。2022 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 1298 万人,后来还跌到了 1280 万人,岗位没回来,成本倒涨了不少。 就说 2019 年他想对笔记本电脑加税,戴尔、惠普这些巨头直接联名反对,说加税会让每台笔记本涨价 120 美元,销量得跌 35%,美国消费者一年得多花 82 亿美元,最后这税也没加上。这还只是小打小闹,现在喊 100% 关税,简直是往自己伤口上撒盐。 美国企业早就被这种反复横跳折腾怕了。2025 年特朗普第二任期又拿芬太尼当由头,先加 10% 关税,没过多久就飙到 145%,结果美股半个月蒸发 4 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 14% 的 GDP,家电、食品、医疗用品全涨价,老百姓只好疯狂囤货。 美国服装鞋袜业联合会带着 16 个行业团体写信抗议,说美国市场 41% 的服装、72% 的鞋子都来自中国,关税就是给美国人加隐形税,沃尔玛、塔吉特这些大零售商也跟着反对,怕成本涨了没人买单。 最后呢?到 5 月份就乖乖取消了 91% 的加税,自己把自己的狠话咽了回去,这种出尔反尔的戏码,谁还会信。 最惨的是美国农民,特朗普第一任期加税,中国直接转买巴西大豆,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从 3100 万吨跌到 169 万吨,跌幅超 94%。 政府说给 150 亿美元补贴,结果受法律限制最多只能发 3.5 亿美元,连 450 亿农业损失的零头都不够,伊利诺伊大豆协会的人说得实在:“我们要的是市场,不是救助”。 2025 年他又加税,中国干脆暂停了几家美国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转头就给阿根廷下了 20 船订单,这下美国农民更慌了,纷纷跑去白宫抗议,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真敢把关税提到 100%?怕是先得应付国内的选票压力。 再说特朗普的威胁从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2020 年他就威胁要对剩余中国商品加税,眼看大选要到,怕惹恼选民,最后不了了之;2025 年 4 月把关税加到 145%,宣称 “不会退让”,结果两个月后就和中国谈成取消大部分关税,还建立了磋商机制。 这次在马来西亚谈判前放狠话,说白了就是想拿关税当筹码要好处,但中国早就不吃这一套了。2025 年他加税时,中国直接对美国煤炭、农产品加征关税,还把 15 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暂停原木进口,反制得又快又准,让美国企业叫苦连天。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不是当年只依赖美国市场的样子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专家都看出来,中国早就扩大了进出口市场,对美出口不再是经济驱动力,秘鲁的钱凯港就是中国开辟新市场的例子。 美国科技巨头更离不开中国供应链,苹果说关税会让 iPhone 成本暴涨,削弱全球竞争力;戴尔坦言换供应商得花十年建信任,根本耗不起。 特朗普想靠 100% 关税逼中国让步,无异于拿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当赌注,可现在美国 GDP 增速被高盛从 2.4% 下调到 1.7%,非农就业也不及预期,哪还有底气玩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游戏。 从 2018 年到现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了一次又一次,结果逆差涨了、就业少了、国内怨声载道,最后还得乖乖坐回谈判桌。 这次在马来西亚,他再怎么暗示提前期限,大家都清楚不过是虚张声势 —— 毕竟谁也不会相信,一个连盟友关税都敢临时取消、自家企业反对声浪滔天、过往威胁从没兑现的人,真能把 100% 关税这种双刃剑砍下去,毕竟砍向中国的同时,先伤的肯定是他自己的选票和美国的经济。
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新的贸易谈判,特朗普仍然软中带硬,他暗示,如果中美关键会晤不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9 23:26:46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