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上也下雨#【趣味科学|太阳上也会下“雨”】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10月

参考消息 2025-10-19 00:32:41

#太阳上也下雨# 【趣味科学|太阳上也会下“雨”】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10月15日报道,太阳上也下雨,夏威夷大学天文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终于破解了这一奇特现象的形成机制。

与从云层落到地球上的雨水不同,太阳雨发生在太阳的日冕层,即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超高温等离子体构成。这种现象指的是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等离子体团在太阳表面高空凝结,随后坠落回到太阳表面。多年来,科学界始终无法解释为何这种“雨”能在太阳耀斑发生期间如此迅速地形成。

这个谜题现在已被夏威夷大学天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卢克·贝纳维茨和该所天文学家杰弗里·里普联手破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填补了太阳物理模型中长期存在的关键空白。

贝纳维茨表示:“现有模型假设日冕中各种元素的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始终保持恒定,但显然并非如此。令人兴奋的是,当我们允许铁等元素的含量随时间动态变化时,模型结果终于与实测观测完美吻合。这让相关物理现象变得逼真可感。”

这个发现为太阳科学家提供了全新工具,有助于更精准地模拟太阳在高能耀斑期间的活动。相关知识将助推空间天气预报能力的提升,这对保护地球上的航天设备、电力网络和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早期模型认为,导致日冕雨形成的加热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与仅持续数分钟的太阳耀斑观测严重不符。夏威夷大学天文学研究所团队的新研究方法表明,日冕中化学元素相对含量(即元素丰度)的动态变化,正是促成等离子体快速凝结为“太阳雨”的关键。

里普指出:“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太阳的真实运作机制。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日冕的加热过程,因此会通过冷却过程进行反推。若原有模型对元素丰度的设定存在偏差,就会导致冷却时间被严重高估。我们或许需要对日冕加热的过程进行重新审视,因此未来还有大量新颖且令人兴奋的研究工作有待开展。”

他们的发现还引发了一系列更广泛的问题。科学家们如今意识到,太阳大气的成分始终处于动态演化之中,这推翻了数十年来太阳大气成分恒定不变的假设。这一见解的意义远超日冕雨本身,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太阳外层结构的演化方式,以及能量在太阳大气中的循环机制。(编译/刘宗亚)

0 阅读:26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创刊于1931年,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