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日本用80年反复验证罗斯福“最卑鄙无耻”的评语! 初期,日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发展,创造了所谓的“日本经济奇迹”,并于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时期,日本的外交策略也主要为经济服务,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等方式,修复与东南亚等国家的关系,在国际上以一个和平发展的经济大国形象示人。 这是一个国家从战争废墟中重生、拥抱和平与繁荣的励志故事,然而,经济的腾飞,似乎也为其日后的战略野心积蓄了资本和能量。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国内一股寻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思潮开始涌动。 靖国神社问题就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其真实心态,这个供奉着甲级战犯、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精神象征的地方,却屡屡有日本政要前去参拜。 这种行为不仅深深伤害了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更是对其侵略历史的公然美化和否认。 日本一些势力试图利用其文化遗产来模糊侵略历史,美化国家形象,这种做法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正视历史,是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也是与邻国发展关系的基础,而日本在这最基本的一点上,却总是表现出令人费解的顽固与倒退。 日本一方面强调稳定的中日关系对整个国际社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又积极追随美国的对华牵制战略,强化日美同盟,试图借助外部力量来制衡中国的发展。 日本加速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国际战略传播体系,旨在通过塑造话语权和国家形象,来影响特定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以保障其战略利益。 日本的对外扩张就曾在“北进”与“南进”之间摇摆,其战略决策充满了投机性和冒险性。 在误判苏联军力后发动的诺门坎战役,最终以惨败告终,成为其战略转向的重要分水岭。 而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更是一场由军官发动的、旨在推翻文官政府的血腥政变,充满了背信弃义的色彩,深刻影响了日本的政治走向。 这些历史事件所暴露出的,是一种根植于其文化深处的特质,正如一些西方思想家所指出的,“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 他们对强者卑躬屈膝,对弱者则凶狠残暴,这种性格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往往会导致极端的行为选择。 80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从否认侵略历史、美化战犯,到谋求军事松绑、在国际关系中投机摇摆,日本似乎一直在用行动反复验证着那句尖锐的评语。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浮云]日本用80年反复验证罗斯福“最卑鄙无耻”的评语! 初期,日本以经济建
小加娱的史书
2025-10-18 23:46:04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