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曾罕见发声:“我是台湾人并没有错,我是中国人,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受的是中国式教育”,媒体怒斥蔡英文的“双面话术与真实“台独”底色。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蔡英文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是台湾人没错,我也是中国人,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 这话当年听着不突兀,甚至有人觉得挺诚恳,可后来发生的一切,却让这句话变成了一个最大的讽刺。 真正的问题不是她说过什么,而是她后来做了什么,回头看,她那句“我是中国人”,更像是一块垫脚石,为的是在还没掌权时安抚选票,在掌权之后完成身份的脱身。 她最初以学者身份进入政治,曾参与“九二共识”相关讨论,也去过北京、金门,甚至祭祖时还说过“未来的一个中国,是台湾人的方向”。 可当她一步步走向权力中心,角色从技术官僚变成民进党领袖,“中国人”三字就不再是认同,而成为可被抛弃的标签。 她提出所谓“维持现状”,但这四个字后来成了“切断现实”的总开关,她不宣布“台独”,却把两岸沟通机制全部掐断;她不谈“法理独立”,却把事实独立悄悄嵌入课纲、外交和军购。 最具杀伤力的,是她动手改教育。 课本不再有系统的中国历史,三千年文明被压缩成东亚碎片,古典文言文大量被删,孩子可以背“台湾主体意识”,却不知道屈原和岳飞。 有人说,文化断根不是一代人的剧痛,而是一个民族的沉默,台湾的下一代被迫在模糊中成长,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未来要到哪里去。 她的“新南向政策”也是一场自欺式操作,口口声声要减少对大陆依赖,结果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依旧超过三成,顺差仍在数百亿美元以上。 岛内产业老板说得更直白:没有大陆市场,台湾制造业基本断气,而陆客减少后,台湾观光业雪崩,商圈关门、青年转行,民众亲身体会到一个事实——经济不能靠政治口号活命。 在外交上,她频频“过境”美国,花重金买武器,试图换来所谓的“国际存在”:结果台湾邦交国越掉越少,美国支持越口头越热闹。 美方只重复一句话:台湾是“重要伙伴”,但从不保证“必然介入”,而每一次她与美国政客合照,换来的却是大陆更强硬的军演和更多的战机绕岛——台湾社会成为对抗的前线,却无法主导命运。 当初佩洛西窜台那事儿,她就是完全不顾后果,不顾警告,大大方方地接待。 她的政治手法很清楚:口头不触雷,实操不断越线,“我是中国人”那一句,后来变成了一块被封存的旧戏服,也成了她无法回答的质问。 蔡英文改变的不只是政策,而是台湾人的认同轨道——从血缘文化的延续,被推向政治身份的割裂,她以话术包装“维持现状”,却把台湾推向“危险现状”。 历史评价一个政治人物,从来看不听她的台词,而看她制造了什么后果。 蔡英文留下了四个清晰的结果:两岸沟通彻底停摆,岛内经济更依赖大陆却更焦虑未来,台湾认同裂成两半,台海风险被推向更高悬崖。 这不是“路线选择”,而是把台湾当成棋子、赌桌与剧场的综合结局。 她的支持者说她“务实稳健”,但事实显示,她所留下的最大遗产不是进步,而是撕裂。 她努力让台湾“远离中国”,却让台湾更加离不开中国,这种政治讽刺,就是她“话术”与“现实”之间那条最冰冷的分界线。 认同不是一句自证,政策才是最终答案,她曾说“我是中国人”,但她用八年证明,她真正相信的不是民族,而是选票;不是未来,而是立场。 最终她让台湾走上一条最危险的路——嘴上模糊,脚下滑落,历史不会记得她说了什么,只会记得她让台湾失去了什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国民党主席选举最新民调出炉,郑丽文第二,朱立伦罕见开撕卢秀燕台湾国民党主席选
【3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