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曦的牺牲“死不瞑目”:吴石最后的选择,始终让他无法释怀 1950年6月10日台

优雅钢琴 2025-10-18 18:29:33

聂曦的牺牲“死不瞑目”:吴石最后的选择,始终让他无法释怀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聂曦身中七枪仰面倒下,双目圆睁望向天空,这位33岁的福建汉子临终前最难以释怀的,竟是恩师吴石在最后时刻的选择。 要知道聂曦跟吴石可不是普通上下级,当年他在陆军大学读书,吴石是战术教官,手把手教他识图、分析战局,连结婚时的喜酒都是吴石亲自操办的。后来吴石投身隐蔽战线,第一个拉的就是聂曦,这既是信任,更带着师徒间的生死托付。 出事前三天,吴石把藏着重要情报的胶卷交给聂曦,说“你年轻,突围机会比我大”,还塞给他一张假身份通行证。聂曦当时就急了,说要走一起走,可吴石却拍着他的肩说“情报比命重,你得把东西送出去”。 谁能想到,就是这声“你先走”,成了师徒俩最后的对话。聂曦按计划去接头,半路上就被特务盯上,他拼死把胶卷藏进鞋底,可还是没逃过被捕的命运。审讯室里,特务拿吴石的安危逼他招供,他咬着牙说“我一个人做事一个人当”,愣是没吐一个字。 直到临刑前,聂曦才从狱友嘴里知道,吴石为了掩护他,故意暴露了自己的次要联络点,把特务的注意力全引到自己身上。他当时就红了眼,隔着铁窗喊“先生,您这是何苦啊”,声音里全是不甘和心疼——他宁愿自己被抓,也不想让恩师替自己扛下所有。 刑场上,聂曦望着天空,脑子里全是吴石教他打靶时说的话:“军人的天职是守护,守护家国,也守护值得的人。”他不是怪吴石,是遗憾自己没能完成任务,更遗憾没能跟恩师并肩到最后。那圆睁的双眼,是对信仰的坚守,更是对师徒情的不舍。 后来有人说,吴石在狱中得知聂曦牺牲的消息,整整三天没说话,只是反复摩挲着聂曦当年送他的钢笔。这对师徒,一个为护战友主动赴死,一个为守秘密慷慨就义,他们的选择看着“遗憾”,却是隐蔽战线里最悲壮的默契。 换作是你,要是面临跟吴石一样的选择,会优先保人还是保情报?这种生死关头的取舍,真不是普通人能轻易做到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8
优雅钢琴

优雅钢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