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0 日,荷兰经济事务部的部长令打破了半导体行业的平静。 这份文件以 “保障欧洲芯片供应安全” 为由,启用沉睡七十年的《商品供应法》,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 30 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人事调整权。 次日,荷兰企业法庭未经庭审,直接暂停中方委派的 CEO 张学政的所有职务,将 99% 股权托管给第三方,整个过程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10 月 14 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公开的法庭文件,彻底暴露了事件的政治本质。 文件显示,美国官员今年 6 月就已向荷兰施压,明确提出安世半导体若想脱离美国 “实体清单”,必须撤换中国籍 CEO。 这一证据与时间线形成闭环 ——9 月 29 日美国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新规,48 小时后荷兰便出台接管令,闻泰科技高管在投资者会议上直言 “荷兰只是美国温顺的绵羊”。 安世半导体的经营实绩,更凸显接管行为的不合理。 2018 年闻泰科技以 332 亿元收购该资产后,五年间为荷兰缴纳 1.3 亿欧元所得税,在欧洲多地提供 5000 个就业岗位。 其车规级芯片供应博世、恩智浦等巨头,从未出现技术违规,却仍被贴上 “安全风险” 标签,让全球企业看清合规经营在政治干预面前的脆弱。 10 月 4 日,中国商务部的出口管制公告落地,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 安世中国惠州、上海基地的晶圆与封装件被锁在保税区,东莞封装厂 70% 的全球出货量瞬间停滞。 欧洲产业链立刻出现断层:德国汉堡工厂能生产晶圆却无封装能力,每天 2.5 亿颗芯片卡在出货环节,大众德国工厂直接减产 30%。 10 月 9 日的稀土管制升级,让荷兰的焦虑进一步加剧。 中国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全流程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而全球 93% 的钕铁硼永磁体产能集中在中国。 每台 ASML 的 EUV 光刻机需 10 公斤以上这种磁体,恰逢其新一代 High-NA EUV 设备 2025 年量产的关键期,消息公布当天 ASML 股价下跌 3.5%。 10 月 13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明确表态。 他指出中方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针对特定国家企业的歧视性做法,强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同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连续第三天致函荷兰政府,直言 “汽车电子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要求立即重启合作。 产业端的连锁反应持续扩散。 特斯拉紧急组建应急团队赴华寻找芯片替代方案,苹果启动零部件短缺风险评估。 中国本土企业则迎来机遇,2025 年上半年功率半导体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23.7%,华为、新凯来等企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10 月 15 日,湾芯展上的技术突破释放重要信号。 新凯来旗下启云方科技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 EDA 设计软件,填补了电子设计底层工具链的关键空白。 某设备厂商透露近期订单量暴增,不少原本依赖进口的车企开始转向国产芯片供应商。 10 月 16 日,闻泰科技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披露最新进展。 荷兰法院已受理中方上诉申请,要求公开美国施压的完整证据链。 ASML 悄悄调整供应链策略,增加中国磁材供应商的备选名单,降低单一来源依赖。 安世中国基地仓库虽仍上锁,但技术人员已开始设备维护,为重启生产做准备。 荷兰驻华大使馆的谈判仍在持续,工作组试图以 “逐步解除托管” 换取出口豁免。 中方则坚持 “先恢复企业正常运营,再谈供应链重启” 的立场,拒绝在核心权益上让步。 安世的欧美客户每天都在计算停产损失,全球半导体企业开始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这场博弈本质是全球产业链规则的重塑。 荷兰的接管行为开创了危险先例,将商业问题政治化,破坏了全球经济秩序的基础。 中国的反制与技术突破则证明,产业链韧性与自主创新才是应对风险的核心底气。 截至 10 月 18 日,双方尚未达成最终协议。 但安世事件已给跨国企业敲响警钟,海外投资需充分评估地缘风险,强化多元化布局。 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这场倒逼而来的突围,或许正在成为自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信源:安世半导体事件,中国发出公告,荷兰怕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金梅煮酒
中方迎喜讯,荷兰没想到,明劫中企第五天,中国芯片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半导体这场大
【7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