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安世半导体惠州、上海两大基地里价值数亿美元的晶圆、封装件,如今一箱也飞不出保税区。荷兰正连夜跟中方部委商量豁免。 但荷兰政府显然没算明白一笔关键账目,他们费尽心机接管的其实只是个空架子。 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设在荷兰,但80%的产能都集中在中国境内,惠州和上海的生产基地每年能造出数百亿颗芯片,尤其是东莞的封装厂,承担着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量。 就在荷兰那边忙着接管欧洲总部的同时,中国商务部在10月4号迅速发布了出口管制公告,明确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工厂以及分包商出口特定零部件。 这一下荷兰人才彻底慌了神,他们很快发现,自己能掌控的不过是欧洲的几座晶圆厂,可这些工厂生产出的晶圆(也就是芯片的半成品),必须送到中国进行封装加工才能变成能实际使用的成品芯片,现在这条关键的产业链被掐断了。 荷兰他们连夜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驻华大使馆的灯光好几晚都亮到通宵,不停跟中国相关部委沟通协商,希望能争取到豁免资格,可事情哪有那么容易解决。 安世半导体供应着欧洲18%的车规级芯片,不管是大众、宝马这样的巨头,还是其他车企,生产线都离不开这些关键部件。 现在的尴尬处境是,德国汉堡的工厂虽然还能生产车规级功率芯片,却没法运到中国进行封装;而东莞的封装生产线只能闲置着,每天有2.5亿颗芯片的产能被浪费,发不出去。 全球有超过2.5万家企业依赖安世的芯片供应,特斯拉欧洲工厂的采购团队甚至紧急组建了应急小组赴华寻找替代方案,生怕生产线彻底停摆。 10月9号,中国商务部又出台了一项重磅政策,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到磁材制造的全流程技术都纳入了出口管制范围。 这一招精准击中了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命脉,要知道每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都需要10公斤以上的中国产钕铁硼永磁体,而全球93%的磁体制造产能都集中在中国。 消息一经公布,ASML的股价当天就下跌了3.5%,荷兰政府更是坐不住了,之前组建的工作组又多了一项紧急任务,就是赶紧和中国协商稀土供应的豁免事宜。 紧接着在10月15号,中国商务部又宣布启动对原产于荷兰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ASML生产的DUV光刻机、荷兰ASM国际的半导体封装设备都在调查范围内,整个调查周期长达12到18个月。 当天ASML的股价又下跌了5.2%,市值蒸发了约80亿欧元,公司赶紧发布声明,希望能和中国保持对话,避免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 最新数据显示,台积电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70%,达到了71%的历史新高,三星则下滑到8%,而中国的中芯国际以5%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三,成为唯一进入前三的中国企业。 在热门的AI芯片领域,中国的自主生态也在快速成型,华为的昇腾910C系列已经实现量产,计划2026年推出的新款昇腾950PR芯片,算力密度能提升300%。 中国这次针对荷兰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其实也是在向欧盟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如果单方面跟随美国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最终必将面临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 回顾历史,这种角色的反转实在令人感慨。 二十年前,中国为了引进一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要经过层层审批,花费数年时间谈判;可二十年后,中国的一个出口管制决定,就能让欧洲的半导体巨头坐立不安。 面对外部的技术封锁,中国本土企业反而迎来了发展机遇,2025年上半年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长了23.7%,不少原本依赖进口芯片的车企,现在开始主动寻找国产供应商,国产设备厂商的订单量也大幅增加。 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也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国家安全的概念被随意泛化,当商业规则不断被政治力量干预,全球供应链正在加速分裂成两个对立的体系。 但历史也一次次证明,在技术封锁的铁幕面前,只有坚持创新和保持韧性,才能突破困境。 现在荷兰还在为争取各项豁免四处奔走,安世半导体的欧美客户每天都在计算停产带来的损失,而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压力下加速自主化进程,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行业新规则。 芯片领域的竞争,表面上看是技术之争,本质上其实是选择自主发展还是依附他人的道路之争,而中国显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后,中国禁止出口安世中国生产的部件和组件。这就意味着荷兰安
【7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