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建,不建中国将落后30年!”2016年,杨振宁曾顶着骂名,极力反对花20

胖仔娱 2025-10-18 12:00:16

“一定要建,不建中国将落后30年!”2016年,杨振宁曾顶着骂名,极力反对花2000亿建大型粒子对撞机。 事情还得从 2016 年说起,当时杨振宁顶着骂名,极力反对花 2000 亿建大型粒子对撞机,他认为这是给外国人做嫁衣,不如把钱用在基础教育上。 而中科院院士王贻芳则拍着桌子说,不建就落后三十年。两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 如今九年过去了事情有了新的进展,2025 年 10 月 17 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的《基准探测器技术设计报告》正式发布。 这是继 2023 年底发布《加速器技术设计报告》后,CEPC 技术设计的又一里程碑。这两份报告的完成,为这座被誉为 “希格斯粒子工厂” 的重大科学装置从蓝图走向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CEPC 项目源于 2012 年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这种粒子被誉为 “上帝粒子”,对理解物质质量的起源至关重要。 为深入研究它,中国高能物理学家同年 9 月提出了建设 CEPC 的设想。 按照规划,CEPC 分两步走,先花 400 亿建个周长 100 公里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专门研究希格斯粒子,等 2030 年左右建好,后续再升级成质子对撞机。 在这次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探测器方案,比如采用了新型能量测量装置,使测量精度大幅提升;径迹探测器能够同时进行超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测量等。 为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CEPC 项目还邀请了包括牛津大学专家在内的国际评审委员会进行评估,委员会认定,CEPC 探测器设计方案先进、创新性强、性能优越,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不过回想起当年的争论,依然让人感慨。 杨振宁当年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他以美国上世纪 80 年代搞对撞机为例,说其预算从 30 亿涨到 80 亿,最后国会砍了项目,30 亿美金打了水漂。 而且当时中国的人均 GDP 还不如巴西、墨西哥,几亿农民和农民工的生计要顾,环保、教育、医疗等也都需要大量资金。 但王贻芳的坚持也有他的理由,中科院高能所已经有了三十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运行经验,他认为再往上冲一把完全没问题。 在他看来,这是抢占科技高地的好机会,错过就真得再等几十年。 这场争论到最后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如今 CEPC 项目的不断推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努力和进步。 也许,科学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争论和探索中不断前行的。 无论如何,希望中国的科技能够越来越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能够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也希望我们能够在追求科学前沿的同时,兼顾好民生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让科技真正造福人民。

0 阅读:0
胖仔娱

胖仔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