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欧洲都应该感谢波兰,如果不是它阻止中欧班列 11 天,中国的新通道不会这么快打通! 2025 年 9 月的欧洲物流圈,差点因为波兰的一个决定乱了套。 波兰当时突然封了波白边境的铁路口岸,这口岸不是普通通道,是中欧班列往西欧走的关键节点。 波兰对外说封路是为了 “国防安全”,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对劲。 当时俄白联合军演早就结束了,边境根本没什么安全风险。不少观察人士扒出了门道,波兰这是想拿物流当筹码。 一方面它想逼中国在俄乌问题上表个态,毕竟中欧班列能不能顺畅走,中国的态度很关键。 另一方面它想在北约里刷存在感要好处,那段时间波兰刚好在申请 20 亿欧元的东欧安全预算,封口岸这事儿,更像是给北约提要求的 “筹码”。 就这么耗了 11 天,直到 9 月 25 号波兰才重开口岸。可这 11 天过去,事儿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到 2025 年 10 月,中欧班列的路线格局直接变了天。 之前大家都依赖波兰那条线,走波兰线的班列占比能到 90%,可这之后占比一下跌到 55%。 反倒是之前不怎么起眼的南线,占比从 18% 涨到了 35%。 南线怎么走?从中国新疆出境,经过哈萨克斯坦,再穿过伊朗、土耳其,最后进入欧洲。 这条线之前因为要经过多个国家,协调起来麻烦,走的人少。 可波兰一堵,中国和沿线国家赶紧对接,把通关时间从原来的 3 天压缩到 1 天,货运效率一下提上来了。 北极航道也火了,之前每个月也就开 3、4 趟船,这之后直接加到每月 12 趟。 这条航道从中国大连港出发,穿过白令海峡,沿着俄罗斯北部海岸到欧洲,比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快 15 天。 虽然冬天会有结冰期,但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升级了破冰船,就算天冷也能走。 欧洲企业反应更快,一点没浪费这次 “教训”。 德国博世集团之前 80% 的货走波兰线,10 月之后直接把 40% 的货转到南线,还有 20% 分到北极航道。 西门子更夸张,直接在哈萨克斯坦建了个中转仓库,把一部分零部件先运到仓库里存着,欧洲工厂需要的时候,从仓库走南线直接运过去,相当于多了个 “备份库存”。 其实中国能这么快打通新通道,不是临时抱佛脚,早有布局。 2024 年中国就和哈萨克斯坦签了中欧班列南线扩容协议,当时就新增了 2 个边境口岸,还升级了沿线的铁路轨道,能跑更快的货运列车。 北极航道那边,2023 年中国就和俄罗斯、芬兰合作建了物流枢纽,连装卸设备都是按中国货运标准配的。 这些准备工作,平时看着不起眼,可波兰一堵口岸,马上就派上了大用场。相当于家里早就备好了备用钥匙,真丢了主钥匙,也不用撬门。 可能有人会说,波兰封口岸明明是添乱,怎么还说欧洲该感谢它? 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这次倒逼,欧洲可能还没意识到单一通道的风险,中国也不会这么快把备用通道激活到成熟状态。 这就像家里的电路,平时只开一条主线,看着挺顺,可一旦主线跳闸,全家都停电。 这次波兰相当于不小心把主线扳断了,反而让大家赶紧把备用电路接上,以后就算主线再出问题,也不怕没亮。 所以说,整个欧洲真该感谢波兰。要是没有它这 11 天的阻止,中国的新通道不会这么快打通,欧洲的供应链也不会这么快补上 “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