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960年冬天,钱瑛到甘肃考察,谁料司机中途迷路,突然发现前面沟里有烟轻轻飘出,就开着车往有烟的地方走,到了地方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夹边沟劳教场,还救下差点被饿死的600人。 (信源:贵港党史故事|荷城好媳妇——新中国首任监察部长钱瑛——贵港纪检)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会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时代的印记。1960 年冬天,一场看似偶然的迷路,却揭开了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也让一位伟大的女性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她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女监察部长 —— 钱瑛。 1960 年的冬天,甘肃的戈壁滩上寒风凛冽,一辆吉普车在茫茫沙漠中艰难前行。钱瑛受中央安排到甘肃考察,从张掖地区考察完毕后,前往高台县的路上,司机却意外迷路。 正当众人焦急之时,钱瑛突然看见远处沟壑中飘起一缕炊烟,仿佛是黑暗中的一丝希望,司机连忙开着车往有烟的地方驶去。 然而,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人心如刀绞。这里是夹边沟劳教场,处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距离酒泉三十余里。车刚停稳,寒风卷着沙粒打在车窗上,发出呜呜的声响。 钱瑛裹紧棉衣下车,脚踩在冻得发硬的沙地上,咯吱作响。她看到一排排歪歪扭扭的土坯房,墙角蹲着几个身影,缩成一团,看不清脸。有个年轻人想站起来,却因腿软又跌坐下去,嘴唇裂得像干涸的土地。 钱瑛走进一间土房,一股霉味混着寒气扑面而来。炕上躺着一个人,盖着破麻袋,脸色蜡黄,气息微弱。她又来到伙房,只见灶台冷冷清清,墙角麻袋敞着口,里面是掺了沙粒的青稞面。 而此时,她还发现了干部私分粮食的情况,一个年轻干部手里拎着的篮子里,装着白花花的馒头,这与劳教人员所遭受的苦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钱瑛的内心被深深刺痛,她气得浑身发抖。作为新中国的监察部长,她一直将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专门监督检查各级干部,不爱听汇报,就爱往基层跑。这次偶然的迷路,让她撞见了这个被掩盖的真相。夹边沟农场里关着 2847 名劳教人员,他们正被饥饿和疾病吞噬着。 钱瑛当场严厉批评了农场管教干部,并立即打电话调来酒泉的所有公交车,要求尽快释放这些人员。但释放程序需要省委决定,于是她马不停蹄赶回兰州,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第二天,大批车辆开进夹边沟,开始转移和释放人员。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捧着分到的救济粮,第一次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接下来的调查更加触目惊心,钱瑛发现甘肃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省委上报的 “形势大好” 完全是两回事。她带着工作组走遍一个又一个村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粮食缺口的数字。 回到北京汇报时,周恩来听完她的报告后沉默了很久,总理立即下令从外省调粮救灾,同时对甘肃省委班子进行了调整。 1961 年 7 月,夹边沟农场正式关闭,原地建起了防风固沙的林场。那些曾经在苦难中挣扎的人,重新获得了做人的尊严。这场意外的发现,拯救了无数生命,有被平反的教师后来成了中学校长,有获释的农技员培育出了抗旱小麦品种,还有人成了当地有名的手工艺师傅。 钱瑛常说:“监察干部的眼睛,就该盯着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1973 年钱瑛去世时,八宝山革命公墓前聚集了很多前来吊唁的人。人群中,有不少是当年夹边沟的幸存者,他们专程从甘肃赶来,要送这位救命恩人最后一程。 那段历史虽已远去,但钱瑛的精神值得铭记。她的正义、勇敢与对百姓的关爱,是心中不朽的丰碑。夹边沟这段历史,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要以人民利益为先,珍惜和平幸福。同时,提醒我们敬畏历史,避免悲剧重演。
[中国赞]1960年冬天,钱瑛到甘肃考察,谁料司机中途迷路,突然发现前面沟里有烟
韫晓生
2025-10-17 18:56:43
0
阅读:30
用户10xxx14
这才是人民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