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

柳淮蕊 2025-10-17 17:53:06

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国产的人造钻石粒径≤50μm,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出口。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下搞得副总统万斯10月12日就急着喊话,“愿意理性谈判”,还特意劝中国“要冷静”,很明显美国人已经慌了神。 这种微小的钻石可不是珠宝店里的装饰品,而是芯片制造的“刚需耗材”,就拿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来说,里面的反射镜得打磨到“放大到德国那么大,起伏不超一毫米”的精度,能胜任这种打磨工作的,只有中国产的高纯度人造金刚石微粉。 更关键的是3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光刻环节的激光器必须靠金刚石耐高温、高透光的特性稳定运行,没有它,激光器一停,整条芯片生产线就得歇菜。 美国的AI算力芯片、数据中心服务器,全得靠这东西造出来,这可是比稀土更要命的“工业牙齿”。 稀土影响的是新能源和军工,而人造钻石卡的是美国当下最看重的芯片与AI命脉。 中国敢出这招,全凭实打实的产业自主权,根据财联社今年3月的数据,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今年将达1656万克拉。 光河南的几家龙头企业就占了全球七成以上产能,力量钻石定增扩产后年产能飙到341.32万克拉,是原来的5倍多,黄河旋风的高端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价格持续走高。 更狠的是高端领域,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人造金刚石微粉领域,占了全球九成以上的份额,而且是唯一能规模化生产芯片级产品的国家,别人想追都没那么容易。 建一条高端生产线不仅要10年以上周期,核心的高温高压技术还被我们攥着,短期根本没替代可能。 这跟稀土不一样,美国还能从澳大利亚挖点原矿凑数,人造钻石是技术+产能双垄断,想绕道都没门。 再看商务部这政策的“精准度”,简直是手术刀级别的管控,表面上搞了个“出口资质电子预审系统”,把审核周期从20天压到5天,看似方便了客户,实则埋了两道“硬杠杠”:企业必须提交“最终用户声明”和“进口国政府无转用保证函”,得说清谁用、用在哪,还得让政府打包票不挪用。 首批获批的ASML和德国蔡司,看着拿到了准入券,可获批量只有去年同期的62%,更要命的是附加条件——只能用于已售设备的售后维修,绝对不能造新光刻机。 这一下就掐死了ASML的新增产能,他们原计划2026年交付120台下一代光刻机的目标,现在彻底悬了,毕竟蔡司造不出足够的高精度反射镜,生产线只能减速。 这种“只修不造”的限制,比直接断供还狠,既没把路堵死,又精准戳中了对方的痛点。 美国现在多少有点束手无策,万斯的喊话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10月12日他接受采访时,一改今年2月慕安会上居高临下的架子,主动提“特朗普愿意谈判”,还劝中国“冷静”,这话听着客气,实则满是焦虑。 硅谷的反应更真实,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直接发了“红色级别”风险预警,说供应链中断风险已达顶点,内部人士算过,现有金刚石库存顶多撑3个月,到时候不光手机芯片没法造,AI算力芯片、数据中心服务器都得停工。 ASML和蔡司急得跳脚,赶紧联合给河南的黄河旋风、力量钻石发邀约,想签三年“锁价保供”协议,提前锁定18亿克拉订单,可国内企业压根没回应。 咱们自己的28纳米以下芯片产线在扩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也急需这种微粉,自家人的需求都没满足,哪有余粮接济别人。 技术在手就是底气,不是故意卡脖子,是产能优先保国内,美国着急也没用。 更讽刺的是,美国现在喊“冷静”,早忘了自己当初多蛮横。 2022年他们说管制就管制EDA软件,那可是芯片设计的“大脑”,直接卡了华为的脖子,当时怎么没想过“冷静”,现在中国不过是学他们的玩法,对关键材料搞正常出口管控,就急着跳脚,这双标也太明显了。 而且这人造钻石管制比稀土更致命的地方在于,稀土好歹能找替代来源,美国还能从澳大利亚、加拿大挖点原矿凑数,可这高端人造金刚石微粉,全球就中国能规模化生产,连美国自己的地质调查局都承认这个事实,想建替代产能至少要十年,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美国引以为傲的芯片产业,说白了是踩在中国材料的地基上,以前他们只顾着卡别人的设备、软件,从没想着自己的“零件”会被卡,现在终于尝到反噬的滋味了。 说到底,这招管制根本不是为了搞对抗,是中国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塑造供应链的信号。 现在距离政策生效还有不到一个月,各方都在尽力争取中国回头,这些也恰恰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已经在基础材料领域建起了“护城河”,这不是短期能撼动的。 美国要是还拎不清,继续在技术封锁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接下来被卡脖子的地方只会更多。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