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我认为,中国故意不购买我们的大豆,并给我们的大豆种植户造成困难,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 特朗普的一番表态,让全球粮食贸易圈炸开了锅。他公开宣称 “中国故意不购买我们的大豆,给种植户造成困难,这是经济敌对行为”,话里话外满是指责。 可这番话传到美国中西部的大豆产区,却让不少豆农五味杂陈 —— 他们开着拖拉机包围州政府抗议的画面刚上新闻,3000 万吨大豆积压在仓库的现实,显然不是一句 “故意” 就能说清的。 2018 年美国率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即对美国大豆加征 25% 关税,当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就从 3285 万吨暴跌到 1694 万吨。 可即便如此,中国仍保持着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地位,年进口量超 1 亿吨,只是订单更多流向了巴西 ,2025 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达 4600 万吨,占进口总量的 78%。 巴西能接住订单,靠的是中国多年的产业链投入。中粮在巴西建了从种子到码头的完整体系,桑托斯港口的改造让大豆运输效率提升 3 倍,中国技术还帮当地农场把亩产提高了 20%。 更关键的是,中巴大豆贸易可以用人民币结算,这对年出口额 3000 亿美元的巴西来说,400 亿的大豆订单成了经济定海神针,也让双方合作越发紧密。 美国豆农的困境,更多是自身产业链短板所致。伊利诺伊州的豆农约翰种了一辈子大豆,他记得 2017 年时,中国买家会主动上门看货,运费和保险都好商量。 可现在,美国大豆不仅价格比巴西高 15%,物流还跟不上,密西西比河的码头吞吐量十年没升级,装船速度比巴西慢一半,遇上汛期还得停摆。2024 年他的 3000 吨大豆,就因为交货延迟被中国买家取消订单。 特朗普口中的 “经济敌对”,更忽略了中国的民生考量。中国大豆自给率不足五分之一,进口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和做豆粕,关系到肉蛋奶供应。 美国大豆曾因价格优势占得先机,但 2024 年美国出台的农业补贴政策,让大豆价格失去弹性,而巴西大豆不仅便宜,还能提供稳定的供应保障。中国粮食进口企业的负责人坦言,选择供应商只看性价比和稳定性,不存在 “故意” 一说。 现在美国大豆产业的焦虑还在加剧。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 年美国大豆库存将达到历史新高,中西部的仓储费用已经涨了两倍。那些曾支持贸易战的豆农,态度也变了,爱荷华州的豆农协会主席公开表示,“我们需要中国市场,而不是空洞的指责”。 可改变现状并不容易,巴西已经和中国签了长期供货协议,阿根廷也在靠中国的农机技术扩大种植面积,美国想抢回订单,得先补全产业链的短板。 从二十年前的被动依赖,到如今掌握采购主动权,中国的大豆布局藏着长远考量。这从来不是 “故意不买”,而是全球供应链自然选择的结果。特朗普的指责,或许能暂时转移注意力,却解决不了美国大豆价格高、物流慢、供应不稳定的根本问题。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特朗普:我认为,中国故意不购买我们的大豆,并给我们的大豆种植户造成困难,是一种
百日依山尽
2025-10-17 17:34: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