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还没到年底,就卖了超过1亿吨,直接把去年的记录踩在脚下。你猜这泼天的富贵,谁给的?八成。整整八成的大豆,全进了咱家的粮仓。九月份更夸张,巴西港口出来的豆子,几乎是“中国专供”。这哪是做生意啊,这简直就是咱家开了个超大型自助餐,巴西负责疯狂上菜,还生怕菜不够。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今年巴西农民可真笑开花了,大豆一季没收完,出口量就冲破一亿吨,还没到年底就“按山卖”。 你要问这泼天的富贵谁给的?八成来自中国,九月份更夸张,巴西港口一眼望去,全是装中国货的轮船,几乎成了“中国专供月”。 那咱为啥要把这“豆山”搬进家?原因很简单——吃得太多了,不是人嘴馋,而是猪鸡牛羊都要吃。 要知道,饲料里头最关键的蛋白原料叫豆粕,大豆榨完油剩下的“渣”,却是养殖业的命根子。 一头猪从断奶到出栏,得吃掉三十公斤豆粕,全国几亿头猪加上鸡鸭鱼,豆粕用量堆起来比山还高。 再算上厨房里的食用油,全国一年要用掉一亿多吨大豆,而自家地里产的也就两千多万吨,连个零头都不够。 那为啥不多种?不是没人想种,而是地不够、账划不来。 咱得先保住水稻、玉米这些主粮,大豆又“占地不讨好”,产量低、收益小,农民自然不愿多种,即便国家出了补贴,也弥补不了上亿吨的缺口。 所以,这“豆山”得靠进口堆,全球能大规模稳定供货的国家不少,但真能顶得上的只有巴西。 那地方地广人稀,几十年搞机械化、改良品种,产量从上世纪的几千公斤一公顷干到三千多公斤,2024年巴西大豆产量接近1.7亿吨,出口能力破亿吨,量大又稳。 更巧的是,巴西豆的蛋白高、榨油率好,正对中国油厂和饲料厂的胃口,再加上航线短、成本低,从巴西到中国只要25天,比美国快十天,物流省下的都是实打实的钱。 难怪今年九月,巴西港口像“春运”现场,轮船一艘挨一艘,全往中国跑。 说白了,咱的“胃口”和人家的“产能”完美对上了,中国要稳定吃肉、用油,巴西要稳定卖豆、赚汇,一个要供,一个要买,这场“豆山”奇迹就是这么一点点堆出来的。 而“豆山”能稳稳堆起来,不光靠种得多、买得多,还得运得快、结得顺,巴西能成为中国的大豆主力供应商,靠的是整个链条打通——从地里到港口,从船上到油厂,一环都没掉链子。 以前豆子从农场到港口得绕远路,如今铁路专线一通,运输效率翻倍。 中国企业还在那边投了不少钱,修港口、建仓储、搞追溯系统,甚至帮巴西农户建标准化种植区,连“零毁林”标签都是中国标准,这不是单纯买卖,而是供应链一起升级。 钱的事也变得简单。 过去进出口都得绕美元结算,费时又被汇率牵着走,现在不少大单直接用人民币结账。 2025年四月,中国一次签下40船、240万吨巴西大豆,全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结算,这样一来,双方都省心:巴西卖家拿着人民币就能在中国买设备、买手机、买化肥,连汇率风险都省了。 甚至两国还签了1900亿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把农业贸易变成金融合作。 当然,大家也清楚不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中国一边吃着巴西豆,也在增加国内种植、尝试从阿根廷、俄罗斯进口。 可这些国家要么产量有限,要么供应不稳,真正能长期扛起主力的,还是巴西,就算今年年初那场雨,让巴西收成推迟,中国也早有准备。 而国家储备一投放、油厂开机一加速,市场就稳下来了,肉蛋油价格一点没乱。 说到底,巴西靠中国的胃口撑起农产富国梦,中国靠巴西的产能锁住物价稳定,两边都得了实惠。 巴西农民看天气之前先看中国的采购计划,中国饲料厂算库存得先盯巴西港口动态,这合作早就不是简单的贸易,而是互相绑在一条船上。 网友说得妙:巴西负责种,中国负责吃,谁也离不开谁。 这就是那座“豆山”的故事——咱们的需求托起巴西的出口,巴西的供应稳住中国的餐桌,看似“按山卖”的热闹,其实是全球产业链最默契的一次配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还没到年底,就卖了超过1亿吨,直
木槿论事
2025-10-17 15:47:54
0
阅读:104
Tigervista
巴西的大豆有一多半是从美国买的转卖给中国,所以巴西大豆比美国的贵。
zzw
中国买着还价格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