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中方谈判代表无理,提出过分要求,以为自己是“战狼” 美国财长贝森特这通指责来得挺突然,10 月 15 号在华盛顿的记者会上,对着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火力全开,说人家讲话带着 “煽动性”,还编排说李成钢是没收到邀请就跑到美国的,言行举止都透着不客气。 更没谱的是,他还捏造说李成钢放话 “要是港口运输费的政策通过,中国就敢搅乱全球”,这话听着就不是正常人能说出来的,明摆着是想往中方身上泼脏水。 哪成想第二天中国商务部就开了新闻发布会,把这事儿的底儿给掀了。发言人何咏前说得很直接,美方这就是纯粹歪曲事实。 李成钢 8 月底去美国,根本不是什么 “不请自来”,明明是按两国元首之前敲定的经贸沟通共识,专门去对接具体问题的,核心就是跟美方交涉他们针对中国造船业搞的 301 调查限制。 这么一说,贝森特那些瞎话立马就崩了,压根站不住脚。 这段时间中方的态度其实一直挺明朗,主动找美方沟通,想把之前会谈的共识落到实处,诚意已经给得很足。 可美方根本不接茬,一门心思要推他们的限制措施,中方实在没办法,才依法对美国过来的船舶收了点额外的港口费。 这明明是被逼得没办法的被动应对,怎么到贝森特嘴里就成了 “无理要求”? 真要说搅乱局面,美方才是始作俑者。他们搞的那个针对中国造船业的限制,就是典型的单边主义,连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都抛到一边。 这措施一出来,不光中国造船企业受影响,美国自己那边也没捞着好 —— 通胀本来就压得难受,这下港口竞争力跟着往下掉,连相关的就业岗位都受了牵连。 全球供应链本来就够脆弱了,美方这么一折腾,航运业直接乱了套,这锅怎么算也轮不到中国来背。 贝森特拿 “战狼” 这词儿说事儿,说白了就是自己理亏,想靠扣顶大帽子转移注意力。 中美在马德里开完经贸会谈才二十多天,美方就一口气出台了 20 项对华打压措施,中方怎么劝都没用。 现在中方谈判代表只是把道理摆出来,指出他们的问题,反倒成了 “无理”?这逻辑也是没谁了。 美方心里其实跟明镜似的,他们那些限制措施根本站不住脚。之前有个补贴项目,非要限定只用美国和少数特定地区的产品,明摆着歧视中国产品,后来不也被迫叫停了?这说明他们自己也清楚做得不对,可就是不想改,还反过来倒打一耙。 中方从来没想着要搅乱全球市场,一直都在踏踏实实维护公平环境。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的进出口占比都到 51.7% 了,还给最不发达国家 100% 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前三季度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增速比整体增速高出不少。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行动,比贝森特空口白牙的指责有分量多了。 更有意思的是,贝森特一边骂中方 “无理”,一边又放话想在 APEC 会议前跟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见面。要是真觉得中方没诚意,犯得着上赶着要对话吗? 说到底,美方就是想两头占便宜,既想用打压措施逼中方让步,又不想彻底断了对话的路子,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可惜这招现在不好使了,中方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性子。你搞限制,我就依法反制;你编瞎话,我就公开澄清。 贝森特与其骂人家是 “战狼”,不如先看看自己这边干了些什么。真要是想解决问题,就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指责,把单边打压的手段收起来,好好坐下来谈。 现在全球经济本来就压力不小,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方要是还抱着 “我能打压你,你不能还手” 的心态,最后只会把局面搞得更僵。 贝森特说的那些话,与其说是指责中方,不如说是暴露了美方的焦虑 —— 想维持霸权,又挡不住中国发展,只能靠这种方式找存在感。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愿意对话,但得是平等尊重的,不能一方说了算。李成钢去美国谈判,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去受气的;中方提的要求,都是基于自身合法权益,根本算不上 “过分”。 贝森特要是真为了经贸合作好,就该把精力放在纠正自己的错误上,而不是给中方扣帽子。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美方先挑的头,搞了不公平的限制措施,被中方反击了,就想靠抹黑中方谈判代表找补面子。 可事实就摆在那儿,谁对谁错一眼就能看明白。真要论 “无理”,美方怕是更有资格。 接下来就看美方能不能认清现实,别再搞这些没用的小动作,好好回到对话的轨道上来。 参考资料:今日俄罗斯RT《气急败坏:
美方财长贝森特承认了!中方不好骗了,得换个打法了!10月16日,美财长贝森
【57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