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向俄罗斯钱袋子!乌克兰无人机突袭炼油厂,战争烧进民生深处

碎片读世界 2025-10-17 14:05:25

万万没想到! 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17日凌晨,乌克兰军方对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一家炼油厂实施了轰炸,这已经不是乌克兰军方第一次打击俄罗斯后方能源设施了。 这波操作看着意外,其实早有苗头。10月初泽连斯基就喊着“战略反击”,无人机、导弹一波接一波往俄罗斯境内砸,从别尔哥罗德的油库到乌法的炼油厂,连1400多公里外的目标都没放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打法根本不是瞎炸。乌克兰专挑炼油厂、化工厂下手,这些地方都是俄罗斯的“钱袋子”和军工补给线。有数据说,俄罗斯38座炼油厂里16座遭过袭,每天100万桶的产能受了影响。 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给乌克兰递情报,哪有防御漏洞、什么时候动手更合适,都给规划得明明白白。特朗普7月跟泽连斯基通完话,就支持这种“让俄罗斯人疼”的策略。 乌克兰自己也在加码,无人机产量蹭蹭涨,性能也升级了。泽连斯基嘴上说靠自己技术突破,却转头就求美国给“战斧”导弹。普京早就放话,给这武器就是局势升级,俄罗斯肯定要反击。 俄罗斯表面说“局势受控”,实际也头疼。防空系统连夜开火,拦截了不少无人机,但架不住对方打得密。老百姓更慌了,以前觉得战争远在前线,现在防空警报成了城市“夜间背景音”。 这种打法看着能占便宜,其实风险不小。乌克兰想靠炸能源设施逼俄罗斯谈判,可俄罗斯反手就炸乌克兰的电厂和铁路,183架无人机一轮齐射,让乌多地停电。 更关键的是,这种对民生设施的打击,结果遭罪的还是普通人。俄罗斯炼油厂被炸,国内油价可能涨;乌克兰电厂被毁,老百姓得摸黑过日子。战争的成本,终究落在了双方民众身上。 而且效果未必如预期。俄罗斯早有准备,重要设施加了防护网,维修效率也高。乌克兰反复“补刀”反而说明,单次打击根本伤不了根基,更别说扭转战局了。 冲突就这么陷入了恶性循环,你炸我的油库,我毁你的电厂,背后还有外部势力递工具、给情报。战线早就不只是在前线,而是延伸到了双方的民生和经济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碎片读世界

碎片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