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死刑前安慰父亲:“爸爸没事的”,22年邻里仇终以4条人命落幕

石头侃社 2025-10-16 16:20:52

2019 年,张扣扣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执行枪决的前一晚,他隔着探视窗望着父亲张福如,眼神里满是化不开的绝望,却还是挤出一句平静的话:“爸爸,没事的。” 这句简单到近乎苍白的安慰,成了他与父亲、与这个世界最后的道别。 谁能想到,这场最终以三条人命、一人伏法收尾的惨剧,最初只是陕西汉中南郑区米黄村 —— 一个安静山村的邻里纠纷,却在二十多年里发酵成了血腥的复仇。除夕的鞭炮声还在村子上空零星回荡,空气中的年味都没散,三条鲜活的生命就突然没了,而这一切的根源,要从 1996 年的那个夏天说起。 那年,米黄村的王家和张家因为一点琐事吵了起来,争执越演越烈,王正军抄起身边的棍子,朝着张扣扣的母亲汪秀萍打去,没成想这一下竟直接夺走了她的性命。当时张扣扣才 13 岁,小小的年纪,眼睁睁看着母亲倒在地上没了气息,那一幕像烙印一样刻在了他心里。后来法院判决,王正军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七年有期徒刑,还要赔偿张家九千多元。可张家觉得这判决太轻,母亲的命远不止这点代价;王家又觉得赔偿太多,心里满是不甘,两家人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仇恨的种子也从那时开始生根。 张扣扣的父亲张福如始终不服这个判决,连着好几年四处上访,可事情始终没有任何转机,日子还是老样子。张扣扣慢慢长大,家里的经济条件却一直没好起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01 年,18 岁的他选择去参军,在新疆武警部队待了两年,本以为退伍后能换种生活,可现实却很残酷。退伍后他到处打工,干过不少活,却一直没个稳定的营生,转眼三十多岁了,还是孤身一人,没成家也没立业。每次回村,看到王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盖了新房、买了新车,再看看自己家依旧破旧的屋子,心里的怨气就像野草一样疯长,当年母亲惨死的画面也总在脑海里打转。 2018 年 2 月 15 日,除夕这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团圆,张扣扣在村里看到王家兄弟开着车从城里回来,车上装满了年货,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样子,彻底点燃了他心里积压多年的怒火。等王家父子三人 —— 王自新、王正军、王校军出门去上坟的时候,张扣扣在必经的路上等着,趁着没人注意,先把王正军、王校军杀了,接着又冲进王家院子,将王自新也杀害,最后还放火烧了王家的车。眨眼间,三条人命没了,原本喜庆的除夕,成了王家的噩梦。 大年初二,张扣扣没有逃跑,而是主动走进了派出所自首,平静地说自己是为母亲报仇。警方立刻展开全面调查,收集证据,司法审判程序也一步步推进。到了法庭上,张扣扣始终坚持自己的行为是 “天经地义”,是为母亲讨回公道,可法律从不认可这种私自复仇的方式,每个人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没人有权利剥夺他人性命。2019 年 1 月 8 日,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张扣扣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还要赔偿王家的经济损失。 张扣扣不服这个判决,提起了上诉。2019 年 4 月 11 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后,维持了一审的死刑判决。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2019 年 7 月 17 日,执行死刑的日子到了。在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时,张扣扣说出了那句 “爸,没事的”,话音落下没多久,一声枪响,这场跨越二十多年的恩怨,最终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全国,引发了无数人的讨论。有人同情张扣扣的遭遇,觉得他从小没了母亲,日子过得苦,心里的委屈没处说,才走上了绝路;也有人坚定地认为,不管有多大的冤屈,都不能违法杀人,法律必须严格执行,不然社会秩序就乱了。其实回头看,张扣扣的悲剧不是一天造成的 —— 小时候目睹母亲惨死,留下了心理阴影;长大后生活不顺,压力无处排解;心里的仇恨一直没得到疏导,也没人帮他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最后才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极端。 王家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家里三个男人突然没了,剩下的家人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日子过得举步维艰。张福如更是孤零零地守着空荡荡的家,常常坐在门口叹气,嘴里念叨着要是当年两家的矛盾能有人好好调解,要是判决后有人能跟进安抚,也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村里的老人们也说,那时候农村的基层调解机制还不完善,出了纠纷没人及时拉一把,案件判了就没人管后续了,两家的仇恨才越积越深,最后爆发出这样的惨剧。 以前农村确实经常发生邻里纠纷,可很多时候,基层的司法服务和矛盾调解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当年有人能及时介入,帮张家弄明白法律程序,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如果有人能多做做两家的思想工作,化解彼此的怨气,这场悲剧或许就能避免。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后来政府加强了农村的普法宣传,经常派人去村里讲法律知识,告诉大家遇到事情别冲动,要靠法律解决,不能想着私下报复。 说到底,不管心里有多大的恩怨,都不能成为杀人的理由。法治社会讲究的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绝不能容忍 “以暴制暴” 的行为。张扣扣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的行为已经严重触犯了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0 阅读:104
石头侃社

石头侃社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