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荷兰的最后一次机会,中国已经给出来了!10月1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

幕沧小澜 2025-10-16 12:50:37

[下雨]荷兰的最后一次机会,中国已经给出来了!10月1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出的那份声明,根本不是什么“抗议”,而是北京动用《反外国制裁法》之前的最后一份书面警告!   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声明不只是表面上的礼貌表达,其实是一句发在前面的警示,背后意思就是:再不收手,后果你们自己要承担。   这种做法不是中国第一次用,而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把温和和强硬结合得恰到好处。   声明说得客气,但实际内容里充满了硬气,明确给企业撑腰,更是直面荷兰的做法,说清楚不接受用所谓国家安全当借口来干预生意。   安世半导体原本只是在全球化格局下进行的正常商业行动,结果却因为荷兰政府强行插手而掀起了波澜。   中国没有选择官方立刻采取强烈反击,而是先派行业协会出面,用专业和理性的江湖规矩跟对方沟通,这既是留给荷兰一个体面,也是真正的最后一次机会。   这种分阶段的做事节奏是中国在国际博弈中越来越常见的套路。先通过协会温柔规劝,如果不行,再出动法律铁拳。   中国在2021年就通过了反外国制裁法,哪里有外部势力搞歧视性管制,国家就可以用这个法案让对方不好过。这次中国明显就是准备好了套路,先礼后兵看你接不接得住。   荷兰的这个决定是跟着大国的步伐来走的,表面看似有点考量,实际上却是把商业和政治扯在一起,这样的玩法很可能让自己碰钉子。   芯片协会声明里点出“持续关注”这一点,是给荷兰把后路留得明明白白,如果再不变通,就准备迎接更直接的回击。   过去美国被中国反制后,不少企业损失惨重,这次荷兰也该看看,老套路对中国已经不管用了。   支持企业去维权,就是给安世半导体打气,紧接着批评滥用安全概念,就是告诉荷兰别把商业问题硬套上政治帽子。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并不是说风就是雨,而是每一步都有章可循。先调查,后警告,然后律师和官方一起上阵。协会发声明是第一步,跟进法律反击才是后招。   过去对美方管制的回击,中国就用过反倾销税、出口管制等手段,让对方不好下台,这一次对荷兰也是差不多的路数。   荷兰在半导体领域优势明显,尤其是ASML生产的光刻机,但中国是它最大的客户之一。要真升级到国家层面,荷兰企业在中国的生意很可能受到影响。   声明发完之后,全球关注度一下就拉满,不只是产业链上的公司紧张,连国际投资圈也都跟着紧绷起来。   中国的这种方法,既不会让事态一开始就不可收拾,也确保了中国在关键问题上的主动权。中国的半导体企业过去芯片自给率提升了不少,但技术合作还是必须的,面对外部干预,该争就会争、必要时发起反击。   从长远看,这套策略不仅维护了企业合法利益,还不断完善国外打压时的应对体系,比如出口管制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些工具都能配合起来用。   一旦声明警告后荷兰还是没变通,那下一步就可能是真正的硬核回击,比如限制高端技术流通、加收关税、对关键产品动手,荷兰的半导体供应链会跟着遭殃。   如今机会就摆在荷兰面前,怎么做后路就在它自己选。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