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恼羞成怒! 10月15日,特朗普喊话中国:"我认为,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并给我们的大豆种植户造成困难,是经济敌对。为了报复,美国终止在食用油及其他领域与中国交往,自己生产,不购中国的食用油”。特朗普说的很可笑!他对中国高端芯片和高科技打压和遏制他都忘了。 他利用关税收割全世界的财富,他认为都是理所应当的。 在中国的核心问题上,他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是什么意思?要求台当局大量购买美国武器来对抗中国大陆意欲何为? 美国在寻求中国帮助的时候特朗普想起中国了!而在打压和遏制中国崛起和发展方面却不择手段! 他绝口不提,美国大豆种植户的困境恰恰是其关税政策的直接后果。2018年贸易战打响后,中方对美豆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骤降49.4%,曾经占美豆出口量60%的中国市场大幅萎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一度跌至每蒲式耳791美分,低于855美分的平均生产成本,让无数豆农陷入亏损。 这种“反噬”并非个例,其关税大棒早已伤到美国自身。2025年4月,中美关税税率飙升至125%时,美国零售业协会测算显示,每个美国家庭每年要多花2300美元在日用品上,这直接导致他的支持率暴跌8个百分点。即便如此,他仍不愿放弃这种“收割”手段,只因在其支持者眼中,“打中国牌”是安全的政治策略。 在科技领域,他的双重标准更为明显。为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其政府曾推行严格的芯片出口管制,却在2025年突然撤销相关政策,转而向中东国家大规模出口先进AI芯片。此举看似针对中国,实则是为迎合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利益,这些企业因此前的管制导致国际收入下滑,多次公开反对限制措施。 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则毫不手软,通过实体清单等手段遏制高科技产业发展已成常态。但他忽视了中国科技自立的韧性,即便面临封锁,中国已能自主生产7纳米芯片,AI研究人员数量占全球半数,技术生态持续完善。这种打压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让美国企业失去了宝贵的市场机会。 在台湾问题上,他的言论与行动更具挑衅性。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同时,推动台当局采购美国武器,本质是将台湾当作遏制中国的棋子。这种做法既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也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与他寻求中国帮助时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从这些史实可看出,其所有政策的核心都是“美国优先”,却完全无视他国利益与国际规则。他将大豆贸易政治化,却回避自身政策的失误;他将芯片当作外交筹码,却不顾全球科技合作的趋势;他在核心问题上蓄意挑衅,却期望中国在其他领域妥协。 这种双重标准终究难以持续。美国大豆库存已积压至常年水平的两倍,却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中国这样的需求大国;其构筑的技术壁垒因中东国家奉行多边外交而难以奏效;关税战带来的通胀与民生压力,也让国内反对声音日益高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贝森特表示不排除跟中国做一个交易!10月16日,根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目前的重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