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为什么使用2台发动机?为什么不像F-35一样只使用1台? 歼 - 35 选择两台发动机而非像 F-35 那样只用一台,核心是跟着自身定位和实际需求走,每一处设计都藏着对舰载机实战逻辑的琢磨。 首先得认清楚一个现实,美国在大推力发动机领域确实有独门秘籍,F-35用的那台发动机加力推力能达到18吨以上,推重比更是超过 10.5,这种单台动力水平目前没几个国家能做到。 反观咱们的发动机技术,虽然进步飞快,但还没到能靠一台中等推力发动机撑起重型隐身战机的地步,歼- 35 用的涡扇- 13 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大概8.6吨,两台加起来差不多17吨,刚好能匹配它的起飞重量需求,要是换成单台,动力直接砍半,别说超音速飞行了,能不能顺利起飞都是个问题。 更关键的是歼- 35 的核心定位是舰载机,这玩意儿在海上飞和在陆地机场飞完全是两码事。大海上盐雾浓度高、湿度大,对发动机的侵蚀性极强,故障概率比陆地上高得多,一旦在空中出现发动机故障,单发战机基本就是死路一条,双发则能留足冗余,哪怕一台停转,另一台也能撑着飞回航母。 而且舰载机起降时的冲击力特别大,F-35C为了抗住弹射起飞和拦阻降落的载荷,特意加强了机身结构,空重都到 15.79 吨了,咱们的歼- 35 要是用单发,机身结构得做得更笨重才能平衡动力布局,反而会拖累性能,两台发动机对称布置,刚好能让机身受力更均匀,适应海上严苛的起降环境。 而F-35是三军通用机型,还得兼顾海军陆战队的垂直起降需求,这就注定了它必须用单发设计。F-35B 型号里,发动机得同时驱动尾部喷管和机身中部的升力风扇,要是搞成双发,这一套复杂的动力传输系统根本塞不下,机身重量和体积都会失控。 其实F-35 因为单发的限制,机动性其实一直被诟病,2015 年的测试里,它跟 F-16D 搞近距空战,在 3000 米高度的 17 次对抗里输了 16 次,问题就出在机身太重而机翼升力不足,转弯时速度掉得飞快,过载只能到 6.5G。歼 - 35 用双发就能避免这个问题,两台发动机的推力叠加后,推重比能跟上重型战机的水平,在狗斗时能保持能量优势,这对争夺制空权至关重要。 还有后续升级的考量,双发设计给歼 - 35 留足了潜力。现在用的涡扇 - 13 只是过渡,以后换成更先进的改进型发动机,单台推力就能突破 10 吨,两台加起来就是 20 吨以上,到时候载弹量、航程都能再上一个台阶。而 F-35 的单发设计已经到了瓶颈,F135 发动机的推力提升空间越来越小,想再增强性能就得大改机身,风险特别高。 说到底,歼 - 35 用双发是最务实的选择,既符合咱们当前的发动机技术水平,又精准匹配了舰载机的特殊需求,还为未来升级留足了空间。F-35的单发设计是美国靠着发动机技术优势和三军通用的需求逼出来的,咱们没必要跟着抄作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就跟穿鞋一样,别人的名牌鞋再好看,不合脚也白搭,歼- 35 的双发设计,就是为航母作战量身定做的“战靴”。
别光听吹嘘,F-35和中国歼-20、歼-35压根不是一个路数。歼-20是重
【10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