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胖东来一名工作12年的老员工刘霞(化名),因在非规定理货时间整理货物,未第一时间接待挑选商品的顾客,被公司以“严重违纪”开除。刘霞提起诉讼后,河南许昌两级法院均判定公司解除合同合法,驳回其赔偿请求。此事登上热搜后引发网友激烈争论,一边质疑处罚过重,一边支持企业规矩执行。本文结合案件细节做法律解读,梳理各方观点,探讨企业管理与员工权益的边界问题。 一、事件还原:12年老员工因一次“怠慢”丢了工作 这事得从胖东来的“极致服务”规矩说起。作为河南知名零售企业,胖东来在服务上的要求向来严格,其《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售前员工需主动热情迎接顾客,《各项管理制度》更是直接把“顾客有需求时未及时放下工作接待”列为“严重违纪”,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2021年的一天,在盒裤袜子营业区工作的刘霞,手持POS机整理货物时,一名顾客正在附近挑选内衣裤。公司提供的视频显示,刘霞没有第一时间上前接待。更关键的是,胖东来《迎宾前工作流程》明确,理货时间是上午9:00至9:30,而刘霞理货时早已过了这个时段。 就因为这事,工作了12年的刘霞收到了《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从2009年入职到被解雇,她几乎把最好的年华都给了胖东来关联公司。不服气的刘霞打官司维权,要求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但一审、二审法院都站在了公司这边,判决劳动关系解除合法,只要求公司出具解除证明,驳回了其他诉求。 二、法律解读:法院为啥判公司“合法合理”? 很多人看不懂,一次没及时迎客而已,怎么就“严重违纪”了?法院的判决其实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背后藏着劳动法里企业管理的关键逻辑。 河南金纬律师事务所的张扬律师指出,这类案件的核心要看两个关键点:一是公司制度是否合法有效且已告知员工,二是员工行为是否达到制度规定的“严重”程度。而胖东来恰恰在这两点上都站得住脚。 首先,公司制度程序合法。法院查明,胖东来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流程没问题,内容也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属于“霸王条款”。更重要的是,刘霞当年参加过这项制度的培训,还签了字,这意味着她明确知晓“未及时迎客”的后果。 其次,法律支持企业的管理自主权。《劳动合同法》里明确,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院认为,胖东来能做到年销近170亿、顾客满意度居高不下,靠的就是严格的服务标准,这种情况下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属于“合法合理”的管理行为。 简单说,法律讲的是“规则契约”:你签字认了规矩,又犯了规矩里明确的“严重违纪”,公司开除你就受法律保护。这也给所有打工人提了个醒:签劳动合同前,公司的规章制度一定要看仔细,别等出事才后悔。 三、网友吵翻了:规矩至上还是人情缺失? 判决一出来,微博热搜直接炸了,网友分成两大阵营吵得不可开交,本质上是“法理”和“人情”的碰撞。 支持胖东来:规矩不能打折扣 约38%的网友站在企业这边,觉得“没毛病”。他们的核心观点是:胖东来的服务口碑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这些“死规矩”堆出来的。有网友说:“98.7%的顾客满意度不是天上掉的,今天给老员工开特例,明天所有人都能找借口怠慢顾客,口碑迟早垮掉”。 还有人提到胖东来的员工福利:“员工平均月入9000,这在零售行业算高薪了,高福利对应高要求,没什么不合理的”。甚至有人直言:“可以开除,按规定结工资就行,规矩面前人人平等”。 心疼老员工:处罚是不是太狠了? 超过半数的网友替刘霞抱不平,觉得“小题大做”。有人质疑:“既没顾客投诉,也没造成损失,怎么就‘严重’了?12年的情分抵不过一次疏忽?” 更有人从情理角度反驳:“员工是在干活,不是摸鱼闲聊,难道理货不是工作吗?”还有网友打了个比方:“这就像小学生上课走了个神,直接被退学,处罚完全不对等”。他们认为,批评教育、罚款都行,直接开除12年老员工,实在缺乏人文关怀。 结论:高要求和人情味能共存吗? 法院的判决把“合法性”说清了,但“合理性”的争议还在继续。胖东来一直被夸“人性化管理”,这次却因“零容忍”的处罚引发质疑,其实戳中了一个关键问题:企业管理该如何平衡“规则刚性”和“人文温度”? 是像网友说的“高福利就该对应高要求”,还是“老员工更该有容错空间”?严格的服务制度和对员工的包容心,真的是单选题吗? 有人说,胖东来的成功在于“对顾客好,对员工也好”,如果因为一次非恶意的疏忽就放弃12年老员工,会不会寒了其他员工的心?也有人说,制度一旦有“例外”,就会有无数个“例外”,最终伤害的是更多顾客和员工的利益。 你觉得:胖东来这次的做法真的“合理”吗?老员工的“疏忽”该用开除来处罚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许昌人都知道:“胖东来的钱好拿,活却不好干!”最近一则消息,让这句话彻底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