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某村最近出了件让人揪心的惨剧:两名男子在邻居家吃了酸汤子

夏日朗晴 2025-10-16 08:05:5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某村最近出了件让人揪心的惨剧:两名男子在邻居家吃了酸汤子后,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至今还在ICU抢救。这事儿一传开,整个村子都炸了锅,连卫健部门都紧急介入调查。 酸汤子这东西,是东北特有的发酵面食,用玉米面泡发后磨成糊,再挤成面条状下锅,吃起来酸香开胃,本地人管它叫“东北螺蛳粉”。可谁能想到,这么个家常食物,居然成了夺命凶器?据家属说,当晚六七个人一起吃饭,就他俩吃了酸汤子,结果半小时不到就上吐下泻,送医路上其中一人直接没了呼吸。 这事儿背后藏着个大隐患——米酵菌酸。卫健部门检测发现,那碗酸汤子的玉米面里,检出了高浓度的米酵菌酸,患者胃液里也有。这种毒素有多狠?国家卫健委早就发过警告:它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里致死率最高的毒素之一,高温煮不死,没特效药,病死率超50%。更可怕的是,它最爱藏在发酵面食里,北方的酸汤子、臭碴子,南方的河粉、吊浆粑,都是重灾区。 说白了,这起悲剧根本不是“意外”,而是长期被忽视的饮食风险大爆发。酸汤子的制作过程,从玉米泡发到磨浆发酵,动辄十几天,期间要是卫生没做好,或者储存不当,椰毒假单胞菌就会疯狂繁殖,产生米酵菌酸。这次出事的酸汤子,据说是邻居家自制的,在冰箱里冻了快一年,吃之前还从冰箱拿出来放在阴凉处——这简直就是给细菌开“派对”! 更让人心惊的是,类似的悲剧早就不是头一回了。2020年黑龙江鸡西那起酸汤子中毒,9个人聚餐,结果全没了。当时专家就反复强调:酵米面类食品得现做现吃,冻久了、放潮了绝对不能吃。可现实呢?很多老人觉得“扔了浪费”,年轻人又嫌“麻烦”,结果一次次把命搭进去。 有人说:“不就是碗面吗?至于这么紧张?”可事实是,米酵菌酸中毒的黄金抢救期就那么几小时,等出现黄疸、呕血、昏迷,基本就回天乏术了。这哪是“吃碗面”的事儿?分明是在拿命赌概率! 咱们得好好想想:传统食物该不该守?当然该守,但守的是做法,不是风险。酸汤子能流传几百年,靠的是老祖宗的智慧,可不是靠“吃坏了算命不好”。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冰箱、真空包装都能用,为啥非要冒这个险? 最后想问问大家:要是你家老人非要吃存放很久的发酵面食,你会怎么劝?是顺着他们说“少吃点没事”,还是坚决拦住?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经验能救人一命! (案例来源:极目新闻)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