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传出重磅消息! 10月14日,据印度外交部消息,蒙古国、印度和俄罗斯正商量着借俄罗斯的路线运蒙古煤炭,而且印度掏钱帮蒙古建的炼油厂预计2028年就能投产。 简单说就是,蒙古的煤炭资源要绕路卖,印度的资金投入要异地投,俄罗斯在中间搭个桥。这事看着新鲜,实则全是三方的算盘组合拳——蒙古想破能源出口依赖,印度要抢资源拓影响,俄罗斯能赚过路费稳关系,本质是场各取所需的合作试探。 对此,我有两点表面看法,第一,规划容易落地难。蒙古国的煤炭要借道俄罗斯运往印度,目前有两条路线摆在台面上:要么从蒙俄边境接入西伯利亚铁路,一路向东运到远东的海参崴港口,再转海运至印度金奈港;要么走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经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港口进入中亚,再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出海。可这两条路都不省心:海参崴冬季有3个月结冰期,海运得靠破冰船,成本比经中国天津港高30%以上;西伯利亚铁路2024年还因运力紧张,导致俄罗斯本土5%的煤炭出口延迟,蒙古国的煤炭要和俄企抢通道,能不能稳定供货真要打个大问号。 第二,算盘再好难绕现实。这座总投资17亿美元的炼油厂,是印度最大的海外援建项目,印度本想通过贷款绑定蒙古,未来锁定廉价石油供应。可蒙古的原油产量实在拉胯——2023年全年仅产53万吨,而炼油厂设计年产能达150万吨,就算满负荷运转,蒙古本土原油连一半需求都满足不了,还得额外砸钱开发新油田;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蒙古爆发燃油危机时,加油站断供、民众排队抢油,最后还是在中国紧急调配柴油支援下才缓解,如今想靠这座炼油厂摆脱依赖,却绕不开缺油和基建差的硬伤——蒙古境内连像样的输油管道都没有,原油运到炼油厂还得靠卡车,成本又得往上加。 说到底,这波三方合作更像各怀目标的临时组队——蒙古急着找新出路,印度忙着刷存在感,俄罗斯顺势赚红利,表面看似互补,实则藏着不少没说透的隐患。这些隐患能不能在投产前解决,不仅关系到三国合作的成败,更会影响区域能源贸易的格局,毕竟合作的诚意,最终得靠落地的成果来检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印度俄油进口 蒙古
莫迪预言成真?印度掀移民潮,日本引进50万,又盯上俄300万缺口印度总理莫迪
【53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