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意识到事态严重了。在我们宣告对稀土技术进行管制之后,德媒感到事态非常的严重!10月9日,德国之声刊文表示,中国这一次稀土技术管制力度非常的大。而这其中两个方面,将会给美国等国家构成非常大的麻烦。 咱们这次的宣告管制,可不是简单发个通知就完了。10月9号那天,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一起发了公告,把管制的物项列得明明白白,从11月8号起就正式实施。同一天,商务部还单独出了个62号公告,专门对稀土相关技术划出了红线。这两份文件一出来,等于把稀土产业从上游开采到下游制造的关键环节全圈进了管制范围,不是以前那种只盯着某几种材料的松散管理了,难怪外媒立马就紧张起来。 德国之声说的第一个大麻烦,是咱们把稀土生产的"吃饭家伙"和"调味料"都管起来了。这里说的"吃饭家伙"就是那些专用设备,比如分离稀土的离心萃取机、生产永磁体的真空烧结炉,连这些设备的零部件,像搅拌桨、电机都没放过。而"调味料"就是生产必需的原辅料,比如开采稀土得用的浮选药剂,分离提纯离不开的几种特殊萃取剂,全在管制名单里。 这事儿有多要命呢?举个例子,美国想建稀土分离厂,就算找到了矿,没有咱们管制的这些设备,根本没法开工。他们自己的MPMaterials公司,政府给了4亿美元资助建工厂,计划到2025年生产1000吨钕铁硼磁体,可这点量还不到中国2018年产量的1%。更别说那些萃取剂,全世界就中国的工艺成熟,没有这些药剂,挖出来的稀土矿就是一堆没用的石头,根本提纯出能造设备的材料。 第二个大麻烦更关键,就是核心技术彻底封死了,不光不给产品,连"秘方"和"师傅"都不外借。这次管制明确说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这些技术,不管是图纸、工艺参数,还是生产线的调试、维修技术,没有许可一律不能出口。这可不是小事,因为中国现在掌控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环节和93%的稀土磁体制造份额,这些技术本来就是咱们独一份的宝贝。 美国军工就把这技术卡得死死的。生产一架F-35隐形战斗机得用400公斤稀土,里面的永磁发电机必须加钐和镝这两种重稀土,不然高温下就会失效,而这两种元素的加工技术全在中国手里。他们想升级F-35的雷达,要用氮化镓组件,可镓早就被咱们管制了;光电探测系统离不开锗,这东西也在管制名单里。现在F-35的升级计划已经从2029年推迟到2031年,就是因为缺这些技术和材料。 可能有人觉得,美国找别的国家帮忙不行吗?还真不行。澳大利亚有稀土矿,可他们没有分离技术,挖出来的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日本想自己搞,可核心设备和技术还是得依赖咱们。德国之声看得明白,这不是短期缺材料的问题,而是美国等国的稀土产业链根本"断了根",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他们就算砸钱也建不起完整的生产线。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管制连"擦边球"都堵死了。公告里说,就算出口的东西不算管制物项,但只要知道对方是用来搞稀土生产的,就得申请许可。以前有些国家还想通过买设备零件、偷学技术绕过管制,现在这条路彻底走不通了。而且海关检查也特别严,报关的时候必须明确标注是不是管制物项,有一点可疑就不放行,等于给稀土技术加了道"铜墙铁壁"。 美国其实早就想摆脱依赖,比如资助企业建重稀土分离设施,找盟友搞供应链合作,但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连实验室里的高纯度氧化镝都没法量产,更别说商业化生产了。反观咱们,北方稀土一家的市值就快2000亿,整个产业基础扎实得很,这也是咱们敢出台强管制的底气。 所以德国之声才会说事态严重,这两个麻烦其实戳中了美国等国的要害:没有设备和原辅料,建不了工厂;没有核心技术,建了工厂也造不出合格产品。而且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方案,这种技术上的"卡脖子",比单纯限制材料出口要厉害得多。这也给全世界提了个醒,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主动权有多重要,不是靠花钱就能买来的。
稀土之后,中国又一记“断电”重拳,这才是真正对美战略级武器!近日,中国推出了一
【21评论】【8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