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空战时不先打掉对方的预警机?不是不想打,而是想实现实在是太难了!   在

萧兹探秘说 2025-10-15 16:05:15

为什么在空战时不先打掉对方的预警机?不是不想打,而是想实现实在是太难了!   在现代空战中,预警机就像空战中的“指挥大脑”,周围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想在常规空战里把它打下来,难度堪比虎口拔牙。它要是那么容易被摧毁,各国也不会花重金打造这个“空中司令部”了。   预警机从来不会“单打独斗”,就拿美军常用的E-3预警机来说,每次出门都带着4到6架护航战机,像F-16或者“台风”战斗机。   这些“保镖”会在预警机周围100多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立体防护圈。而它们装备的AIM-120D空空导弹射程能到160公里,敌方战机还没靠近预警机,就可能被这些护航战机拦下来。   美国国防部2024年的《空中作战体系评估报告》里就说,这种护航编队的拦截成功率高达92%,想冲破这层防线,己方战机得付出极大代价,根本不划算。   更关键的是预警机自身的“千里眼”太厉害,预警机装的雷达普遍能在400多公里外就发现战斗机大小的目标,还能同时跟踪数百个空中目标,指挥百余架架战机作战。   就算是隐身战机,预警机标配的米波雷达也能在至少150公里外发现踪迹。这就意味着敌方战机刚进入战场,预警机就已经“看”到了,根本没法搞突袭。   而用来攻击预警机的导弹,虽然飞得快,但没有隐身能力,很容易被预警机的电子战系统干扰信号,要么偏航要么失效,就算没被干扰,也可能被护航战机发射的拦截弹打下来。   除此之外,预警机的“站位”也特别狡猾。作为空战“大脑”,它是不会冲到前线的,通常躲在战线后方300到400公里的安全区域。   这个距离远超大多数空空导弹的射程,比如常见的中距空空导弹射程多在20到100公里,就算是少数能打200公里以上的远距导弹,飞这么远也需要时间,途中早就被层层拦截了。   说到底,预警机的防护体系是各国空军几十年实战摸索出来的,从护航战机的“贴身保镖”,到自身雷达的“千里眼”,再到躲在后方的“安全站位”,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的防御网。   除非双方实力差得特别多,一方完全掌控了天空,否则想在空战中先打掉预警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您想想,这样一个层层保护的“空中堡垒”,寻常空战哪能轻易得手呢?

0 阅读:150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