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北京时间10月13日写道:“释放以色列人质和巴勒斯坦囚犯当然是好事,但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除非巴勒斯坦按照众所周知的联合国决议正式建国,否则一切都不会改变。战争仍将继续。这一点大家都明白。” 这话不是凭空说的,刚好赶在新一轮人质交换之后,哈马斯刚放出一批人质,以色列也释放了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国际媒体拍了不少拥抱落泪的画面,连特朗普都跑去中东峰会吹嘘是自己促成的和平。 可热闹背后藏着猫腻,交换协议里没提领土划分,没谈耶路撒冷归属,甚至没提加沙的重建方案,说白了就是先把人换回来,核心问题全搁一边。 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发文时看得很明白,这种只解决表面问题的操作,跟往沸腾的锅里加瓢凉水没区别,过会儿还得烧开。 巴勒斯坦建国这事儿,可不是新鲜话题,联合国几十年前就有说法了,可以色列压根没当回事。 这些年类似的交换和停火搞过不少次,最出名的要数九十年代的《奥斯陆协议》,当时以色列从加沙撤军,大家都以为和平要来了,结果签协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极端分子刺杀,之后谈判就再也没实质进展。 后来每次冲突停火,要么谈人道主义援助,要么谈武器停摆,唯独绕开“建国”这个核心。 就像去年的停火协议,墨迹还没干,以色列就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把巴勒斯坦的领土割得七零八落。 阻碍其实很明确,一边是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尤其是内塔尼亚胡的右翼政府,干脆公开说不会有巴勒斯坦国,还在加沙控制区推进定居点建设,摆明了要蚕食领土。 另一边是美国的拉偏架,联合国里只要有对巴勒斯坦有利的决议,美国几乎次次否决,去年巴勒斯坦申请联合国会员国,又被美国一票拦下,转头还批准给以色列卖几十亿美元的武器。 有这两个因素在,建国就成了纸上谈兵。 国际社会其实早有共识,现在联合国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都承认巴勒斯坦国,连英国、法国这些美国的盟友都改了口,可承认归承认,没有实际行动支撑都是空谈。 加沙的老百姓现在住的难民营,当年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后逃难建的,如今几十年过去,新一代人出生在难民营,长大还是难民营,连块属于自己国家的土地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就算暂时停火,仇恨和不满也会慢慢攒起来,总有一天还会爆发。 梅德韦杰夫的话不是悲观,是清醒,人质回家值得高兴,但不能沉浸在这种短暂的喜悦里忘了病根。 巴勒斯坦人要的不是偶尔的囚犯释放,是能在自己的国土上安稳生活,不用怕随时被驱逐,不用在难民营里代代相传苦难。 什么时候联合国的决议真能落地,什么时候巴勒斯坦有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那时候的和平才不是假象,否则就算交换十次八次人质,战争的种子还埋在土里,风一吹就会发芽。 参考资料:京报网《“和平峰会”诸多问题待解,美方回避巴勒斯坦建国议题》
梅德韦杰夫北京时间10月13日写道:“释放以色列人质和巴勒斯坦囚犯当然是好事,但
观今言史啊
2025-10-15 09:54:18
0
阅读:365
时代
我家的鹦鹉也是这么说的
用户48xxx75
1948年联合国就让巴勒斯坦建国了,他们偏不,巴勒斯坦人如果不放弃独占巴勒斯坦地区的想法,永远无法建国,毕竟,谁都知道,不能让敌人发展壮大。
万年历
转移视线,先把自己的烂摊子管好再说
基洛-636-877-KEM-大西洋黑洞
有哈马斯这样的小瘪三下三滥组织,巴勒斯坦依旧烂泥扶不上墙,能正常建国见鬼了
ZXY88
梅老板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