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方揭秘了以下几类经济犯罪陷阱: 合同诈骗陷阱 ●典型案例:2024年11月

欢乐齐聚堂 2025-10-15 09:44:54

重庆警方揭秘了以下几类经济犯罪陷阱: 合同诈骗陷阱 ●典型案例:2024年11月,重庆某投资公司报案称与合作方王某共同投资项目时,3000余万元投资款被骗。王某以共同投资经营为名,通过伪造出资证明、虚构投资项目等手段,将资金转移至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及个人账户。 ●作案手段:伪造出资证明、虚构投资项目,诱使合作企业投入资金,再将资金挪作他用。 ●警方提醒:企业在签署合同前,要全面评估合同要约内容以及合作方的履约能力,包括其既往业绩等方面情况。合同履行过程中,要定期对资金与货物的流向进行跟踪核查。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陷阱 ●典型案例:2024年7月,重庆某企业报案称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数据被改动,以次充好造成企业损失。经调查发现,一名企业高管和员工与供应商及经销商在长达5年时间内内外勾连,受贿金额高达830余万元。供应商张某以每吨原材料返还50元为诱饵,还为企业高管赵某免费提供价值200余万元的装修服务,并前后两次行贿现金60万元,经销商金某也向赵某行贿,让其为自己申请不合规优惠价格等。 ●作案手段:供应商和经销商通过行贿企业内部人员,改动原材料数据、获取不合规优惠等,损害企业利益。 ●警方提醒: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广大公司企业要加强内部监管,谨防“内贼”“偷家”,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职务侵占陷阱 ●典型案例:2024年11月,重庆某餐饮公司报警称其法定代表人尚某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挪用公司资金。尚某自2019年1月起,通过重复记账、伪造汇款凭证等手段持续侵占公司资产,将1500余万元资金转移至个人账户用于偿还私人债务和奢侈消费。 ●作案手段:利用职务便利,通过重复记账、伪造汇款凭证等方式侵占公司资金。 ●警方提醒: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监督,规范资金使用流程,防止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资产。投资合同诈骗 合同陷阱 投资公司骗局 假合同骗局 合同防骗攻略 租赁合同骗局 重庆公司诈骗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欢乐齐聚堂

欢乐齐聚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