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费大反转,美国想靠加征港口费打压中国航运业,本以为能稳赢,没想到中国反手一记精准反击,直接让他们连夜改了规矩。 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发布公告,说要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搞所谓的“301调查”,10月14日起正式加征港口费。 具体怎么收呢?分成了好几类: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要交50美元;中国造的船舶更狠,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箱120美元算,哪个高就按哪个收,而且以后每年还得涨;连运汽车的滚装船也得按每净吨14美元交钱。 他们打的算盘挺精,觉得这样能让中国航运公司成本飙升,逼得国际货主不敢用中国船,还能把造船订单抢到日韩手里——毕竟美国自己的造船业在全球连1%的份额都占不到,根本没法跟中国的40%比。 可美国没料到,中国早就有了应对的底气。9月底刚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里就加了反制条款,明确说对搞歧视性措施的国家,能收特别费用,甚至限制船舶进出港。10月12日,交通运输部直接官宣,14号起对涉美船舶收“船舶特别港务费”,收费标准跟美国对着干:一开始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往后每年涨一次,到2028年要涨到1120元每吨,而且没缴清费用的船,根本不让办进出口手续。 更巧的是,中国还留了后手:中国造的船、来中国修的空船都能豁免,等于专门盯着美国自己的船收钱,一点不影响自家造船生意。 这反击一下就戳中了美国的痛处。先说说成本账,美国航运公司和依赖中国港口的企业最先扛不住。有机构算过,光2026年全球船公司就得多花32亿美元,其中中远虽然要承担一半,但中国船企的订单早就排到2029年了,而且大多来自欧洲和亚洲,美国订单本来就没有,根本不怕丢。 反倒是美国的农场主急坏了,他们的农作物大多要靠船运到中国,走美国船要交高额港费,走中国船又怕被加税,运费涨了要么自己赚得少,要么抬价丢客户。美国港口也跟着慌,中国港口占全球41%的吞吐量,美国才6%,要是中国真限制美国船进港,美国的农产品、能源出口都得卡脖子。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国内的压力。港口费刚宣布没几天,美国零售商协会就跳出来反对,说这会让本就高企的通胀更严重——毕竟加的费用最后都得摊到商品价格上,老百姓买东西又要贵一截。 美国船公司更是怨声载道,马士基、达飞这些巨头算下来一年要多花几千万甚至几亿美元,纷纷给政府施压,说再这么搞就得调整航线,以后少去美国港口。而且美国海关本来人手就不够,港口效率早就下滑了,再加新费用,得额外核对船舶信息、算费率,清关时间更得拖,货主们的抱怨电话都快把海关打爆了。 美国原以为能拉着盟友一起施压,结果发现根本没人跟着起哄。欧洲船公司虽然也受点影响,但他们更依赖中国的供应链,要是帮美国说话,万一中国把他们也列入反制名单,损失更大。日韩造船业看似能捡便宜,可中国船厂有完整的供应链,从钢板到零部件都能自己造,价格比日韩低不少,货主们根本不会轻易换地方。更别说中国还能联合欧盟、日韩一起发声,指责美国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让美国在国际上落了个“单边主义”的骂名。 眼看14号收费日子快到了,美国终于撑不住了,连夜悄悄改了规矩:把中国造船舶的收费标准降了一半,还宣布对运输农产品的船舶暂缓收费,等于偷偷松了口。这哪是“稳赢”,分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还是美国没看清现实。中国现在既是造船大国,又是港口大国,全球一半的货物都得经过中国港口周转。美国想靠加费打压,就像想通过涨过路费逼走所有货车,可人家货车根本不愁没地方去,反倒是自己的收费站没人来,最后只能乖乖降价。 中国的反击之所以解气,就是因为不卑不亢,你敢出手我就敢接招,用对等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让美国明白,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能随便拿捏的了。
港口费大反转,美国想靠加征港口费打压中国航运业,本以为能稳赢,没想到中国反手一记
史之春
2025-10-14 21:41:07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