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承认了相关事实。 美国当年罚中兴国际的钱这回可以罚回来了吧。 高通认错的速度,比当年被罚60亿时快了不止一倍,10月10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刚宣布立案调查,这家芯片巨头当天就承认未申报收购Autotalks的事实。 高通因为基带芯片市场的“骚操作”,比如按整机价格收专利费、强制捆绑专利,被中国发改委狠狠罚了60.88亿。 那时候的高通可硬气了,还抛出一份“无罪报告”想狡辩,结果在铁证面前才不得不低头整改,可这次呢?面对同样的违规指控,它居然几小时就认了,这转变快得让人有点懵。 直接原因,是中国反垄断执法越来越精准、高效,2023年高通宣布要收购Autotalks时,市场监管总局就评估过,这交易可能排挤竞争对手,2024年3月还书面要求高通申报。 高通一开始还犹豫,2025年6月却直接强行完成了收购,这相当于直接踩了监管的红线。 立案后,高通赶紧认怂,估计是怕重蹈中兴的覆辙,2018年中兴因为违反美国制裁令,被罚了14亿美元,业务差点瘫痪。 深层原因,还是中国市场对高通太重要了,2013年高通在中国的销售额就有761亿,占全球营收近三分之一,要是因为合规问题被禁入,它的5G芯片业务可就全完了。 更关键的是,华为、中兴这些本土企业已经推出了V2X模组、车路云方案等替代技术,高通要是失去合规资质,市场份额肯定得被抢走。 高通这次违规,核心是想通过收购Autotalks巩固在车联网领域的专利壁垒,Autotalks的C-V2X技术是自动驾驶的关键,高通要是收购成功,说不定又会搞“整机收费”那一套,对车企收高额专利费,但中国反垄断局一出手,直接打乱了它的计划。 对本土企业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华为的V2X模组、中兴的车路云方案、大唐电信的C-V2X芯片都已经通过了车规认证,高通收购受阻后,这些企业接到的订单明显多了。 比如有个新能源车企,原本打算用高通的方案,现在正加速测试华为的模组,预计2026年量产车型里,40%都会换成国产技术。 对跨国企业来说,这也是个强烈的信号,高通认怂后,英伟达、英特尔这些企业赶紧启动内部合规审查,生怕自己也踩雷。 有国际咨询机构报告说,2025年第三季度,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专利授权收入同比下降了18%,而本土企业的技术输出收入却同比增长了35%,产业格局已经悄悄变了。 高通“秒认怂”这件事,其实标志着中国产业生态从“市场换技术”转向了“技术换规则”,以前,跨国企业仗着先发优势,制定游戏规则,本土企业只能被迫接受“专利捆绑”“反向免费授权”这些不平等条款。 现在,中国通过反垄断执法、技术标准制定、数据安全监管这些手段,正在重新定义全球产业规则。 对企业来说,合规已经不是成本,而是生存的底线,高通要是继续违规,可能面临的后果比60亿罚款更严重,直接被排除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之外。 而对本土企业来说,虽然现在抓住了机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有家芯片企业,虽然因为高通受阻接到了订单,但因为核心专利数量不够,还是得向高通交高额的交叉授权费,这说明本土技术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产业竞争会更看重“合规能力”和“技术深度”,高通事件只是个开始,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领域的崛起,全球产业规则的改写才刚刚拉开序幕。
高通承认了相关事实。 美国当年罚中兴国际的钱这回可以罚回来了吧。 高通认
物规硬核
2025-10-14 17:47:21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