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提问:“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击败中国?”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回答

小茹吖 2025-10-14 15:51:16

美媒提问:“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击败中国?”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回答:“美国永远也无法打败中国。 中国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文化。中国人有一种独特的民族特性,这种特性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正是这一特性让他们坚韧不拔,始终屹立不倒!” 世界上老早的古文明不少,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现在就剩考古学家能猜几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早断了传承,可中国不一样。 从商周时候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到现在咱们手机里敲的汉字,字形变了、写法变了,但字里的意思、背后的逻辑没断过。 你现在去西安碑林看唐朝的《石台孝经》,只要稍微认点古文,就能读明白大半。 过年贴春联、中秋吃月饼,这些从千年前传下来的习俗,到现在还是家家户户的日常。 这种文化的连续性,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这不是运气好,是中国人不管遇到啥乱子,都没忘了把老祖宗的东西攥在手里传下去 —— 哪怕是战乱年代,也没人敢丢这个。 就说抗日战争那阵儿,日本鬼子想毁了中国的根,占了华北、华东就逼孩子学日语,烧学校、抢古籍。 可咱们的学者和学生没怂。北大、清华、南开的人从北平、天津往西南跑,一路上翻山越岭,有的徒步走了 3680 多里,最后在昆明凑出个西南联大。 从 1938 年到 1946 年,这 8 年里西南联大出了 2 位诺贝尔奖得主、5 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还有后来撑起中国两弹一星、航天事业的一大批人。 你说这股撑劲儿从哪儿来?就是没忘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老话,知道只要文化在,中国人的魂就没散,中国就没真亡。 再往后说建国初期,那时候的中国穷得叮当响,工业基础几乎是零,美国还拉着西方国家搞封锁 —— 不光不给技术,连粮食、钢铁都想卡脖子。 可咱们没怕,心里揣着的还是文化里的 “不服输”:别人有的,咱们凭自己也能搞出来。 就说两弹一星,1958 年刚起步,苏联专家说撤就撤,留下一堆没拆封的图纸,咱们的科学家只能自己啃。 钱学森先生从美国回来的时候,连本技术书都带不进来,全靠脑子记。 邓稼先他们在戈壁滩里,啃着干硬的馒头算数据,连台像样的计算机都没有,靠算盘一点点敲。 就这么熬,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炸响,1970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上天,前后才 12 年。 改革开放之后,咱们跟国际接轨,一开始确实差得远。 就说汽车产业,那会儿只能跟德国大众、美国通用合资,人家给啥技术咱用啥,赚的都是组装的小钱。 但咱们没满足于这点甜头,心里清楚 “光靠别人给,永远站不直”。 比如比亚迪,1995 年成立的时候就几个人,一开始做电池,后来敢闯汽车行业,别人都说电动车不靠谱,他们就死磕电池技术,从磷酸铁锂到刀片电池,一点点磨。 现在呢?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了 679 万辆,占全球 60% 的份额,比亚迪的年销量都超过特斯拉了。 这背后不是运气,是文化里的 “务实” 和 “长远”—— 不盯着眼前的利润,知道得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然永远被人捏着脖子。 反观美国,它为啥打不败中国? 因为它没咱们这种文化根基。美国历史才 200 多年,文化是多元,可少了那种 “拧成一股劲” 的凝聚力。 所以说到底,查普曼教授没说错,美国永远打不败中国。不是因为中国的武器多厉害,也不是因为经济总量多高,而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没断过。 这种文化里的坚守、不服输、家国情怀,不是靠宣传喊出来的,是从几千年的历史里熬出来的,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