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各国阵亡的最高将领,中国的一位上将让无数人为之落泪 第一:美国。被自家炸死的中将麦克奈尔,此人曾参加过一战,在美军中有相当高的声望,甚至被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亲自提携为接班人,并于1944年担任美军第一集团军群司令员,可以说前途一片大好。可惜的是,麦克奈尔命中带劫,终究是享不了这个福,在他刚当上集团司令不久,便遭遇了不测。1944年6月,英美盟军刚登陆诺曼底,司令员麦克奈尔随即组织了一项代号为眼镜蛇的作战行动,即调动大批轰炸机对德军阵地展开地毯式轰炸。麦克奈尔心血来潮,决定去往前线近距离观战,于是便来到了美军前沿阵地的一个伞兵战壕里,举起望远镜密切关注战场局势。就在这时,一架B24轰炸机在滚滚浓烟中偏离了方向,竟然来到了美军阵地上方,并丢下了一颗炸弹。麦克奈尔所藏身的战壕被瞬间夷为平地,这位中将直接被炸飞60英尺高,尸体都被炸成了碎片 第二:法国。法国阵亡的是一位叫达尔朗的海军元帅。虽然法国在德军的进攻下光速溃败,但法国军民在退守北非后,仍有不少力量在继续以游击的形式对德军进行反抗。而当盟军登上北非大陆时,一直对德国怀恨在心的达尔朗立马加入了盟军,并担任驻北非地区的最高司令,发誓要将德军彻底赶出国土。然而枪打出头鸟,达尔朗招很快就招来了仇视,在一次与盟国大使的聚餐后,他在回家途中被敌对分子一枪毙命 第三:中国。中国这一位上将阵亡后,连日军都不敢轰炸,而他就是张自忠。当时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华北,张自忠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要求独自留在北平与日本人周旋,安抚民心,为国军撤退争取时间。可惜这一行径并不被大多人理解,张自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得不背负起汉奸的骂名,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气馁,重新归队后,张自忠始终奔赴在抗战第一线,先后参加了临沂、徐州、武汉等大规模战役,歼敌无数,功勋赫赫,并一路晋升为第五战区兼第33集团军的总司令员。在一次行动中,张自忠率领小队先备伏击日军,不料行踪提前被敌方知晓,很快就被重重包围住,众人与日寇激战七天七夜,几乎全军覆没,张自忠更是身中十六枪,宁死不屈,最终壮烈殉国。而葬礼当日,数十万百姓自发前来为其送行,日军的飞机就在众人头上盘旋,却没有一人离去,最终日军慑于国际舆论,不敢进行轰炸,只能狼狈离去、 第四:苏联在二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有两位,首先就是阿帕纳先科大将,他先后多次担任各军区司令,征战沙场,生前建功无数。1943年6月,阿帕纳先科在一次行动中,他所在的秘密指挥所不幸被德军战机发现,随即便遭到了猛烈轰炸,最终来不及撤退被炸成重伤,不久后便撒手人寰。而第二位阵亡的只是瓦图金大将。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他先后担任苏军副总参谋长、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等职务,并于1943年担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与第二方面军协同对抗德军。然而不幸的是,瓦图金在一次乘车赶回部队的途中,没有做好安保措施,中了乌克兰游击队的埋伏,在激烈交战中不幸身受重伤,并于两个月后因久病不愈而死亡 第五:德国。纳粹德国在二战中阵亡的最高将领则是陆军元帅伯克。伯克在战争期间几乎参与了攻占法国、波兰、苏联等的所有军事行动,属于仇人遍地的存在,也正因如此,他最终死于一场声势浩大的谋杀。1945年5月,伯克在前往司令部的途中,天空竟飞来了数十架轰炸机,对着伯克所乘坐汽车一个劲炮轰,伯克当场被炸得的没了全尸 第六:日本。日本阵亡的最高级将领则是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此人曾经指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直接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可以说战略战术素养很强,是美国海军的劲敌,美国对此人可谓是恨之入骨,因此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这个纳粹头子,最终他们在1943年4月等到了这个机会。这一天,山本五十六要乘坐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视察军队情况,而美军提前获取到了这一消息,于是直接派出了18架战斗机对日军飞机发起猛烈围攻,山本五十六最终机毁人亡 第七:意大利。意大利阵亡的最高将领则是空军元帅巴尔伯。1940年6月,巴尔伯驾驶飞机来到意大利东北部上空时,突然遭到了英国飞机的围攻,巴尔伯眼看怎么都逃不出包围圈,最后竟下令最近的海军高射炮部队自由开火,不用顾及他的生命。就这样,巴尔伯在自己人的炮火下机毁人亡 第八:英国。空军上将马洛里。1944年,马洛里接到了新的任务,这一次他要去往东方,并担任东南亚盟国空军总司令。然而就在赶赴目的地的途中,他所乘坐的突然出现了故障,在法国上空彻底失去平衡并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第二位是英国海军上将菲利浦斯,此人在1941年奉命担任远东舰队总司令,前往太平洋战场对抗日军。然而他们的舰队在经过新加坡的时候,不幸遭到了日本34架轰炸机和51架鱼雷机的围攻。结果不到2个小时,菲利普斯的两架主战列舰就被日军的炮火打成了筛子,很快沉入了海底。菲利普斯作为海军总指挥官,失去了船就等于失去了尊严。于是他选择了与船一同沉没。
二战中各国阵亡的最高将领,中国的一位上将让无数人为之落泪 第一:美国。被自家炸死
无畏探险家
2025-10-14 14:53:36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