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罗罗公司低头了!曾放话不合作,如今连生产线带技术都要搬到中国

鹏天云光 2025-10-14 14:51:49

曾经说“不跟中国合作”的英国罗罗公司,现在不但打算在北京建厂,还说要把整条生产线都一起搬过来,甚至连技术也愿意交出来一些,那我们该出手相助吗? 在我看来,咱们肯定要出手相助,但这可不是帮罗罗公司脱困,实则是咱们借机会提升自己的好事儿,这种互利的买卖为啥不做。 罗罗当初说“不跟中国合作”,其实就是那会儿咱们航空市场小,技术也没跟上,他们觉得没必要放低姿态。 可这些年情况早变了,先是疫情给了罗罗当头一棒,很多国家飞机都停飞,订单掉得厉害,半年就把家底亏进去不少,只能裁员九千多人,还贱卖了能源部门才勉强活下去。 偏偏咱们中国市场不一样,去年上半年坐飞机的人就有三亿多,比疫情前还多,往后十年还要添九千多架新飞机,这么大的蛋糕,罗罗不抢就只能等着被同行挤垮。 另外,罗罗他们早就发现中国供应商又靠谱又便宜,从2023年开始,每年从中国买的零件都比上一年多,早就离不开咱们的产业链了。 这就跟当年空客一样,一开始也攥着技术不放,后来见中国市场实在重要,干脆在天津建了厂,现在那儿每月能造十几架飞机,空客在中国的生意反倒越做越大,咱们也跟着学会了不少飞机制造的真本事。 罗罗这次是真心想扎根中国,不是随便摆摆样子。他们跟国航合建的北京工厂,投资了二十多亿,建的厂房能估计能修两百多台发动机,都是空客A350、波音787这些大飞机用的高端货。 而且生产线是真的往这儿搬,连测试设备、精密工具带工艺流程都一股脑儿送来,高温合金处理、复合材料检测这些关键环节的设备都在调试了,还计划招八百个工人,专门花钱培训技术。 之前他们在苏州和广西的合资厂已经打下了基础,现在把核心的维修生产线迁过来,就是想彻底绑定中国市场。 咱们帮他们把厂建起来,好处全在咱们这儿。一方面是技术能跟着学,以前修罗罗的发动机得送出国,来回折腾又费钱又费时,现在工厂建在国内,咱们的技术工人跟着外国师傅学,慢慢就能掌握这些高端手艺,以后不光能修发动机,说不定还能自己造零件。 就像当年高铁刚发展的时候,跟外国企业合作建厂,看着是帮他们卖产品,实际上咱们把技术摸透了,现在咱们的高铁技术反倒处于领先。 还有就是能带动一堆相关产业,发动机维修需要高端材料、精密仪器,这些配套工厂肯定会跟着在北京周边聚集,能造不少就业岗位,还能让咱们的航空产业链更完整。 现在罗罗的发动机装在六成中国宽体客机上,以后维修、保养都在国内解决,不光能省一大笔钱,还能不受制于人。 有人可能担心技术学不会,其实不用担心,罗罗现在主动给技术,是因为他们需要咱们的市场和供应链。 就像他们大中华区总监说的,投资中国是为了贴近客户,不然他们的发动机在华机队没人维护,订单迟早被别人抢走。 而且咱们有“两机专项”政策扶持,本身就在钻研航空发动机技术,现在有罗罗的生产线和技术做参考,等于少走十年弯路。 这事儿不是头一回,之前霍尼韦尔、GE航空这些巨头,也都是先在华建维修厂,后来慢慢把生产环节迁过来,咱们的航空维修技术就是这么一步步提上来的。 罗罗现在把整条生产线搬来,还愿意交技术,比当年那些企业大方多了,这是送上门的机会。等工厂2026年正式运营,咱们既能赚维修的钱,又能学技术,还能带动产业,这种双赢的合作,当然得出手相助。 毕竟咱们现在不是当年那个需要求着别人合作的阶段了,罗罗主动来合作,说明咱们的市场和技术基础已经足够强,帮他们其实是在帮咱们自己升级产业,这种好事可不能错过。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国航与英国罗罗公司合作在京设厂,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北京日报客户端

0 阅读:184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