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联储对外宣布了 10月14日,美联储鲍尔森表示,如果通胀出现飙升,美联储将不得不采取行动,实现2%通胀率非常重要。 看到这儿您可能纳闷:这2%的数字怎么就成金科玉律了?其实这数字藏着精妙平衡术。低于2%意味着经济可能陷入通缩漩涡,企业不敢投资,百姓攥紧钱包;高于2%则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物价脱缰的惨状阿根廷人最懂——去年他们的通胀率飙到104%,买块牛排得拎一麻袋现金。 眼下美国核心PCE同比涨5%,看似从高位回落,但距离2%的目标还隔着三条街。就像高烧病人从40度降到38度,离正常体温还远着呢。 更让人揪心的是,中美关税僵局还在持续发酵。10月13日传出的消息显示,贸易壁垒推高的进口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超市货架上。纽约联储主席早前敲过警钟:现在放松通胀管控,等于给经济埋地雷。 鲍威尔说的“采取行动”,明眼人都懂——加息利剑随时可能出鞘。这招就像给经济喝苦药,虽然能退烧,但副作用不小。去年激进加息导致硅谷银行爆雷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可放任通胀的代价更可怕,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此付出十年经济停滞的代价。 市场现在就像惊弓之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交易员对11月加息的预期概率已飙升至70%。每个经济数据公布时,华尔街交易员都紧握速效救心丸——8月油价重新站上90美元/桶时,美股应声暴跌就是明证。 其实美联储走在钢索上。既要降服通胀这头猛虎,又得避免把经济推入衰退深渊。他们的工具箱里不只有加息这件核武器,缩表节奏调整、前瞻指引变化都是隐藏招式。不过这些手段就像中药调理,见效慢但更温和。 普通人的钱袋子正在经历考验。房贷利率已飙破7%,创下二十一世纪新高;信用卡欠款利息像雪球越滚越大。但反过来想,储蓄账户终于能见到像样收益了——某些货币基金收益率已站上5%关口。 这场抗通胀战役没有旁观者。从主妇在超市比对商品价格,到企业主犹豫是否要扩产投资,每个人都裹挟在这场货币洪流中。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大家明年是能轻松度假,还是得继续节衣缩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美联储对外公布了!2025年10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
【3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