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他们还在等美国总统特朗普做决定,看要不要给乌

小张的社会 2025-10-14 11:50:35

10月1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他们还在等美国总统特朗普做决定,看要不要给乌克兰“战斧”导弹,乌方正努力争取,希望有好结果,还说拿到导弹只打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会打炼油厂。   一枚射程能轻松覆盖莫斯科的导弹,正卡在一个人的决定关口,而这枚导弹的去向,可能让已经胶着的战场彻底转向不可控的方向。这不是电影剧情,而是 10 月中旬真实上演的国际博弈焦点。   泽连斯基的等待并非一时兴起,早在 2024 年 10 月,他就曾向美国索要过 “战斧” 导弹,只是当时被美方以 “完全不可行” 挡了回来,理由包括美国自身库存有限,且乌克兰没能说清如何用远程武器扭转战局。   如今事情有了转机,特朗普在 10 月 12 日透露已做出 “某种决定”,但还在核实乌方的使用计划,而泽连斯基甚至抛出了重磅筹码 —— 若特朗普给导弹还能促成停火,就提名他拿诺贝尔和平奖。   这款让各方如此紧张的导弹确实不一般,作为美军的 “急先锋” 武器,它能从海陆空多种平台发射,最大射程能达到 2500 公里,是乌克兰之前拿到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好几倍。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根本没有能发射它的战略轰炸机和适配舰艇,真要使用大概率需要美国人员直接操作,这几乎等同于美国变相参战,也难怪俄罗斯反应激烈。   俄方已经把话说得很重,佩斯科夫直接将 “战斧” 和 “脏弹”“核武器” 挂钩,毕竟俄情报部门曾发现乌方可能制造过放射性装置,一枚远程导弹飞来,俄方根本没法判断是否携带危险弹头。   普京更是警告,这会毁掉俄美关系刚出现的 “曙光”,甚至放出消息要公布新型武器,外界猜测可能是射程近乎无限的 “海燕” 导弹,或是速度达 9 马赫的 “锆石” 导弹的新成员。   这边博弈正酣,战场的能源战早已打得火热。10 月 11 日,俄罗斯乌法炼油厂刚遭无人机袭击起火,这已是一个月内第三次,而这只是乌方一周内第四次攻击俄能源设施。   数据显示,乌克兰 9 月就发动了 70 次类似袭击,已让俄每天 110 万桶的炼油能力停产,占全国总产能的 17%。   泽连斯基说要打军事目标和炼油厂,其实早有实践,而美国在背后的参与也藏不住 —— 有官员透露,美方会帮乌方规划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和时机,确保能突破俄防空系统。   有意思的是,美国对乌使用远程武器的态度一直反复。去年 11 月还授权乌方打击俄边境军事目标,今年春末就悄悄加了审查机制,阻止类似行动。   如今特朗普若松口,等于打破了之前的禁忌,而提供方式也想好了,先卖给北约国家,再由北约转交给乌克兰,试图降低直接冲突风险。   在这场不断升级的对抗中,国际社会更需要理性的声音。中国一直坚持劝和促谈,和巴西等国家发起 “和平之友” 小组,就是希望凝聚共识推动政治解决,这种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的立场,在各方都在加码武器的当下更显珍贵。   毕竟冲突没有赢家,乌克兰要额外花 20 亿美元进口天然气过冬,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也面临重创,持续内耗只会让更多人承受苦难。   这枚 “战斧” 导弹最终会飞向何方?是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还是点燃更大冲突的火星?特朗普的决定背后,又藏着多少地缘考量?你觉得这场围绕导弹的博弈最终会如何收场?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