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稀土全面被禁,那么美国洛马公司的F-35生产线就真的要面临产能断崖式下降甚至彻底停产的灾难了。 要知道每架 F-35 要 “吃” 掉约 417 公斤稀土,这些看似普通的金属藏在战机的各个关键部位。 雷达系统里的钕铁硼磁体得靠镝来扛住高温,导弹制导系统的精准度离不开铽的加持,就连隐身涂层的稳定性都得有钐在背后支撑。 更关键的是,美国 90% 以上的稀土加工都得依赖中国,就算从澳大利亚或非洲挖来原矿,最后还得运到中国经过上百道工序提纯才能用。 2025 年 4 月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一出,洛马立刻就慌了神。F-35 的 Block 4 升级计划直接推迟到 2031 年,预算超支硬生生涨到 60 亿美元。 到了 10 月,新规又把磁体生产线的技术也纳入管制,等于不光不卖零件,连修零件的工具和方法都不给了。 这下美军的库存彻底扛不住,算下来顶多支撑 2 到 6 个月的正常生产,有承包商都开始从退役的 F-22 上拆旧磁体应急,可那些老化的磁体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下根本靠不住。 其实美国早想过建本土供应链,加州的 Mountain Pass 矿挖了好多年,可环保审批卡得严,技术工人又不够,始终没法搞完整冶炼。 得州新建的分离厂到现在也只能处理轻稀土,F-35 急需的镝、铽这些重稀土还是得靠进口。2024 年五角大楼拨了 4.4 亿美元扶持本土企业,结果到 2025 年上半年,美国的稀土加工量还不到中国的零头。 业内都清楚,就算政策、资金全到位,想追上中国的产能至少得 8 到 10 年,毕竟中国早就形成了 “吨级量产、天级交付” 的工业节奏。 稀土短缺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经蔓延开。2023 年洛马的交付量就从计划的 45 架跌到 33 架,单机造价从 8000 万美元涨到近 1 亿,航空部门的利润率跟着跌到 8.5%。 欧洲有个国家本来在 F-35 和 “阵风” 之间犹豫,一看交货没保障,直接选了后者。日本订购的 “神盾舰” 因为雷达部件缺稀土,调试一再推迟,连美军自己都把 2024 年的采购量从 56 架砍到 48 架。 工厂里的工人更闹心,材料不够还得加班,2023 年秋天帕姆代尔工厂的罢工一闹就是三周,生产线差点彻底停摆。 这事儿说到底,不是中国刻意卡脖子,而是全球产业链本就有其自然形成的规律。 中国掌握的不仅是资源,更是多年积累的技术、设备和熟练工人构成的完整生态。这种实力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追上的,从矿石到磁体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日积月累的工业沉淀。 如今洛马的生产线还在勉强支撑,可谁都不知道下一批稀土什么时候能到。美军 153 种主战装备里,87% 都离不开中国稀土加工环节,F-35 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 你觉得美国能在短期内补上稀土产业链的缺口吗?洛马的生产线还能撑过这个冬天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一旦稀土全面被禁,那么美国洛马公司的F-35生产线就真的要面临产能断崖式下降甚至
小张的社会
2025-10-13 10:54:25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