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运城万荣县的一桩网恋诈骗案,把“杀熟”二字推上了风口浪尖。离异单身的昝小帅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在微信里喊他“老公”的“梁小美”,竟是同村外侄刚子用三个微信号精心扮演的“角色”。从“化妆品生意周转”到“孩子重病”,刚子编造了十几个理由,一年间骗走昝小帅10多万,而这些钱全被他扔进了赌桌的无底洞。直到昝小帅的妹妹发现哥哥频繁给“没见过面”的人转账,这出荒诞剧才被警方撕开真相——所谓的“梁小美”实名认证是已故女性,“卖货老板”的货单是PS的,连“生活视频”都是刚子从网上下载剪辑的。 这案子最扎心的,是“熟人”二字成了诈骗的掩护。刚子作为外侄,深谙农村“血浓于水”的信任逻辑:他先用“媒人”身份降低昝小帅的防备,再用“女友”的甜言蜜语填补情感空缺,最后搬出“供货老板”伪造证据链,把受害人困在“自己人不会骗自己人”的思维陷阱里。昝小帅不是没怀疑过,可每次刚子一句“小美是实诚人”,他就把转账密码输了进去——这种信任,比陌生人诈骗更致命。 现实中,“杀熟”早就不是个例。济南有男子被高中女同学以“经济困难”为由骗走43万,对方消失后他才发现,所谓“老同学”的社交动态全是盗图;杭州有女孩网恋奔现,三天就被“男友”掐死,只因对方发现她已婚还养着“鱼塘”;更别说那些“杀猪盘”,骗子用三个月时间陪聊,把受害人当“猪”养肥了再杀,5万、10万地掏空积蓄。这些案子里,受害人不是傻,是太相信“熟人”的底线——可当对方连亲情、友情、爱情都能拿来当工具时,还有什么底线可言? 说到底,“杀熟”戳中的是人性最脆弱的软肋:我们对熟悉的人天然放松警惕,觉得“他总不会害我”。但现实是,赌博欠债的刚子、贪图享受的“女同学”、控制欲爆棚的“男友”,早就把“情分”换成了“算计”。就像办案民警说的:“熟人社会的信任机制,被这些人当成了提款机的密码。” 所以啊,下次再遇到“熟人”介绍的网恋对象,或者“老朋友”突然哭穷借钱,咱得把警惕心拉满:视频通话看看真人,见面聊聊生活细节,涉及转账先冷处理几天。别觉得“提钱伤感情”,真正的感情经得起核实;也别怕“怀疑朋友”,能为了钱骗你的人,早就不配当朋友了。 最后想问一句:你身边有过“杀熟”的经历吗?或者你遇到过哪些“熟人”变脸的瞬间?评论区聊聊,咱一起把这道“信任防火墙”筑得更牢些。 (案例来源:新浪热点)
最近山西运城万荣县的一桩网恋诈骗案,把“杀熟”二字推上了风口浪尖。离异单身的昝小
夏日朗晴
2025-10-14 10:05:36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