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这难道只是开始吗? 2025年10月10日,这一天注定要在金融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美东时间的星期四,表面上看,一切似乎都充满了乐观的泡沫。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盘中一度双双冲上云霄,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这种场景,足以让无数交易员热血沸腾,仿佛遍地都是黄金。然而,当收盘的钟声敲响时,绚烂的泡沫瞬间破灭,三大股指齐刷刷地掉头向下,以全线收跌的姿态结束了这疯狂的一天。 就在10月10日当天,被视为美联储三号人物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姆斯,公开站出来高喊,支持年内继续降息。他的理由是,要提前应对劳动力市场可能出现的急剧恶化。这听起来像是在给市场派发定心丸,告诉大家“别怕,央行会继续放水刺激经济”。 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他的同事,美联储理事巴尔,却唱起了反调。巴尔警告说,对于进一步降息必须小心谨慎,他更担心的是通货膨胀的风险。巴尔甚至觉得,金融市场期望的一连串降息根本没有必要。这两位手握美元印钞机大权的高官,观点却如此南辕北辙,这暴露了美联储内部对于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已经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 结合我们已知的背景,美联储其实在9月已经进行了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 这标志着加息周期的彻底终结和降息通道的开启。但问题是,接下来怎么走?威廉姆斯想踩油门,赶紧多降几次,避免经济硬着陆。而巴尔则想踩刹车,生怕通胀这头猛虎再次出笼。 这种公开的分裂,让全球的投资者都感到了迷茫。美国经济这艘大船,到底是要转向,还是要停船,船长们自己都吵成了一团。这种不确定性,是比任何坏消息都更可怕的毒药,它让市场的信心摇摇欲坠。市场渴望的是清晰的路线图,但美联储给出的却是一张模糊不清、充满矛盾的草稿。 如果说宏观经济的混乱是背景音乐,那么科技行业的两大“神话”在这一天的遭遇,则构成了整场大戏中最扣人心弦的章节。 公告显示,联邦政府正在对特斯拉的FSD系统进行深入的安全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惊人的约290万辆特斯拉汽车或完全自动驾驶的特斯拉车辆”,为什么调查?因为收到了大量的事故报告,在多达44起独立的事故中,车主们报告说,被寄予厚望的FSD系统,竟然会带着他们闯红灯,甚至逆行冲向对面的车流,造成了实实在在的碰撞和人员受伤。 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被命名为“完全自动驾驶”的系统,在关键时刻完全不可靠,甚至会变成一个致命的杀手。这对特斯拉品牌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特斯拉的股价当天虽然只下跌了0.72%,但这背后酝酿的风暴,可能才刚刚开始。 科技界的另一个震动,则发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曾经,微软与OpenAI的结盟被视为天作之合,微软豪掷千金,换来了ChatGPT的独家优势。但10月10日的消息显示,这种蜜月期可能正在结束。有知情人士透露,微软正在积极地与哈佛医学院合作,为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Copilot开发专业的健康内容,而此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这标志着AI领域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野蛮生长的“淘金热”过后,巨头们开始“划定势力范围”,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OpenAI也在积极自救,它正在亚洲16个国家,以低于5美元的超低价,大力推广其ChatGPT Go套餐。这是一种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打法,试图通过低价策略在新兴市场抢占用户,以应对来自谷歌、微软等巨头的全面竞争。整个科技板块的涨跌互现,以及芯片股的普遍下跌,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市场的狂热正在退潮,投资者们开始用更挑剔的眼光审视每一家公司,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你的技术真的能持续赚钱吗? 然而,要论当天最惨烈、最具象征意义的崩塌,非法拉利莫属。 这场史诗级的抛售,就藏在法拉利自己举办的“资本市场日”活动上。在这场本应是向投资者展示美好未来的活动中,法拉利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极度失望的答卷。首先,它对未来的增长预期显得异常保守。展望到2030年,法拉利预计的年复合增长率只有6%左右,这远远低于市场之前普遍预期的10%。对于一个被视为顶级成长股的奢侈品牌来说,这样的增长率几乎等同于停滞。 市场的短暂狂欢,最终被残酷的现实击碎。美国政治的失能、货币政策的迷航、科技神话的褪色,以及奢侈品帝国的黄昏,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却指向了同一个根源:一个建立在廉价资金和过度乐观预期之上的旧时代,正在走向终结。无论是华盛顿的政客,还是华尔街的交易员,无论是硅谷的工程师,还是意大利马拉内罗的工匠,他们都在这一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动荡、充满不确定性的新阶段。这一天的市场动荡,或许只是未来更大风暴来临前的一次预演。
新消息美联储对外宣布了2025年10月13日,财联社援引CME“美联储观察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