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10月10日宣布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还要限制软件出口。到了10月11日

小张的社会 2025-10-13 18:51:05

特朗普10月10日宣布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还要限制软件出口。到了10月11日凌晨,特朗普又改了口,对记者说还是想跟中国谈,他说11月1号那个时间点是故意挑的,有他的打算,其实他根本没签任何文件。 美股一天蒸发 1.65 万亿美元,三大股指集体暴跌的恐慌还没散去,特朗普的态度就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这场让全球市场心惊肉跳的关税风波,从威胁到改口只用了不到 24 小时,背后藏着的门道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多了。   事情的引爆点在 10 月 10 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放出狠话,要对所有中国商品额外加征 100% 关税,算上现有的 30% 税率,部分商品关税直接飙到 130% 以上,还放话说要限制关键软件出口。   这消息一出来,美国股市立马坐了 "跳楼机",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跌了 3.56%,科技股遭了重灾,AMD、高通这些巨头跌幅都超过 7%,创下今年 4 月以来最惨的一天。   市场用脚投票的反应很直接,大家都怕这场关税战真打起来,全球供应链得被搅个天翻地覆。   可谁也没料到,等到 10 月 11 日凌晨,风向突然变了。面对记者追问,特朗普话锋一转,说自己其实还是想和中国谈,11 月 1 日那个时间点是故意选的,有自己的盘算,更关键的是,他压根没签任何相关文件。   这种前脚放狠话后脚软下来的操作,让不少人想起美国媒体常说的 "特朗普式伎俩"—— 习惯在谈判前虚张声势,等到最后关头再变卦提条件。细究起来,这场反转早有苗头。   特朗普发难的由头是中方刚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但美西方媒体看得很清楚,这更像是他的 "无能狂怒"。   毕竟在这之前,美方已经连续搞了不少动作,9 月马德里经贸会谈后二十多天里,接连更新实体清单、扩大技术管制范围,还打算对中国船舶收歧视性港口费,中方的稀土管制不过是对等回应。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连法律程序都没走,既没有总统行政令,也没给海关发通知,只停留在社交平台的文字里,难怪华尔街都在押注他最后会退缩。   中方的应对一直稳得很,既不跟着乱节奏,也没少了该有的反制。商务部很快就点出美方的双重标准,要知道美国的出口管制清单有 3000 多项,中方才 900 多项,而且美方早就用过低至 0% 的最低含量规则搞管制。   除了稀土管控,中方还对美国船舶收了特别港务费,精准回应美方的不合理收费,每一步都在规则框架内,透着大国的从容和底气。这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的精准反制,让美方的施压没了往日的威慑力。   现在再看这场闹剧,更像美国内困外忧下的情绪宣泄。当时美国政府已经停摆十天,几十万公务员没工资,债务还在疯涨,每三个月就新增一万亿美元,利息支出都超过军费了。   这种时候喊着加税,不仅会让美国老百姓买东西更贵,加剧通胀,还得让本就低迷的企业雪上加霜。   反观中方,早就不是被动防御的状态,稀土产业链的话语权、不断完善的自主技术体系,还有多元化的贸易伙伴,都让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   从股市暴跌到态度反转,短短一天多的时间里,这场关税风波把各方的底气和心态暴露得明明白白。中方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回应得有理有据;美方看似张牙舞爪,实则处处受制。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特朗普这次的反复是真的想回到谈判桌,还是另一种谈判技巧?面对这种反复无常的施压,咱们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才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