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这7307亿美元抛向市场,换回来的,将是瞬间贬值的美元现金。 很多人把美债当成 “制裁美国的武器”,却没算过抛债背后的连锁账。中国持有的 7307 亿美元美债,占美国对外发行国债总量的 4.1%,看似比例不高,但美债市场每天的常规交易量也就 2000 亿美元左右。 要是突然把相当于三天多交易量的债券砸进去,市场根本接不住,价格会瞬间跳水,收益率飙升。2023 年美国硅谷银行倒闭前,就因为持有的美债价格下跌导致资产缩水,而那次的抛售规模还不到中国持有量的零头。 更要命的是换回来的美元现金。大量美债抛售会直接动摇市场对美元的信心,美元汇率可能在短时间内暴跌。2025 年 10 月的数据显示,中国每月出口额里还有 42% 用美元结算,要是美元突然贬值 5%,相当于每出口 100 万美元的货物,到手的钱就少了 5 万。 浙江义乌做小商品出口的企业最有感触,2024 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 1 个点,就有小作坊因为没锁汇直接亏损倒闭,更别说这种突发性的大幅贬值了。 出口企业的订单风险来得更直接。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达 6882 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占了很大份额。 要是中国大规模抛债引发美国金融动荡,美联储可能被迫加息稳住美元,而加息会让美国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力下降。2022 年美联储加息时,美国进口商就削减了 18% 的中国轻工产品订单,要是这次动荡更剧烈,“接不到新订单” 绝非危言耸听。 中国其实早就摸透了这个道理,减持美债从来都是 “细水长流” 而非 “一刀切”。过去三年,中国从持有 1.03 万亿美元美债降到 7307 亿,每次减持幅度都控制在每月几十亿美元,让市场慢慢消化。 这种操作既避免了自身资产缩水,也没引发市场震荡,就像 2025 年 10 月刚公布的减持 309 亿美元,市场反应平稳,美债收益率仅微涨 0.02 个百分点。 那些觉得 “抛债能打疼美国” 的人,忽略了美国财政的 “韧性”。美国靠借新债还旧债运转,要是中国突然抛债,美国财政部可以通过发行短期国债补窟窿,甚至让美联储下场购债托底。 2024 年美国政府停摆时,财政部就靠发债度过了资金危机,反而中国手里的美元现金,除了美债很难找到体量相当、流动性又好的替代资产。 金融市场从来都是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持有的 7307 亿美元美债,既是对美国的投资,也是中美经济绑定的纽带。 要是真的强行清空,美国金融市场会受伤,但中国出口企业、外汇储备都会跟着遭殃。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选择 “稳步减持、结构优化” 的策略,既给美国财政施压,又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这种 “不搞对抗、精准调节” 的玩法,比直接抛债更有智慧。就像 2025 年美国财政压力加大时,中国适时减持美债,既传递了信号,又没引发动荡,反而让美国高层主动释放谈判意愿。比起 “鱼死网破” 的操作,这种保持克制又暗藏实力的博弈,才是大国相处的常态。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美国一直盯着中国手里的美债,希望中国能大规模抛售,但中国并没有按他们想的来。
【10评论】【8点赞】
用户13xxx73
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