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一语惊人:“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走西方那条老路呢?把农民都赶进城,在城市搞低收入群体的居民社区”。 那些走了这条路的国家,下场早就摆在那了。就说巴西,这些年城市化率硬生生冲到了85%,看着挺光鲜,可城里的日子咋样呢?72%的贫困人口都挤在城市里,里约热内卢那些密密麻麻堆在小山上的贫民窟,就是这么来的。 曼吉尼奥斯那个社区住着4万人,小巷又潮又脏,黑帮派别的窝点随处可见,毒贩用水泥块搭的路障抬头就能看见,好好的农民进城后,日子反倒不如在农村时安稳。 再看印度孟买的达拉维贫民窟,每平方公里挤着27万人,比咱们城里最热闹的菜市场还拥挤,月租金虽说才21块钱,可这里的人连像样的住处都没有,所谓的"印度梦"不过是在贫困里打转。 这些国家就是硬生生把农民从土地上拽进城,却没给他们像样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最后只能形成大片的低收入社区,成了城市甩不掉的包袱。 咱们中国为啥不能走这条路?看看过去的情况就知道了。温铁军早说过,以前农村的土地、资金、人力这三样关键东西都一个劲往城里流,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农村根本撑不住,农民也只能被迫进城讨生活。 好在国家早发现了问题,从2005年就开始往三农领域投钱,至今已经花了超过8万亿,这可是国家财政里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为了把农村的根基稳住,不让农民只能靠进城找出路。 现在农村的变化肉眼可见,根本不是有些人想的那样落后。2024年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涨到23119元了,一年还能涨6.6%,实际到手的钱比城里不少打工族的增速还快,农、林、牧、渔业的增长更是达到6.4%,反观城里的房地产业还在往下滑,这说明农村的产业早就能撑起农民的好日子了。 山西隰县的农民最有发言权,以前种老梨树挣不了几个钱,后来改种玉露香梨,一公斤在地头就能卖七八块,现在全县梨果面积达到38万亩,光玉露香梨就有23万亩,品牌价值快90亿了。 全县80%的农民都靠种梨过日子,80%的收入都来自梨果产业,人均果品收入超过1万,这比进城打零工强多了。 还有山西静乐县,引进了南美来的藜麦种子,现在种了5万亩,不光能卖原粮,还能加工成酒、醋、饼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山东五莲县种的软枣猕猴桃也一样,3200亩果园近300个,农民不光卖果子,还搞采摘游、做电商,销路根本不愁。这些地方的农民没进城,照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哪用得着去城里挤低收入社区。 再说城里的那些保障,农民进城后真的能站稳脚跟吗?巴西的原住民进城后,居住条件还不如农村,文盲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就算找到工作也多是零工,根本没保障。 咱们要是也硬赶农民进城,没手艺没技术的农民只能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最后还是得挤在条件差的地方。 现在农村的保障越来越全,已经有4.2亿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民月均养老金能拿到500多块,就算是中西部,基础养老金也有保障。 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也到了67.4%,农民在家就能学技术、卖产品,跟城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根本不用非得搬到城里去。2024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比城镇还高,说明农村的消费力都起来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温铁军说的太对了,西方那种只重城市、不管农村的路子,本质上就是把农民当成廉价劳动力,用完就扔在低收入社区里不管。 咱们中国的底子在农村,农民的根也在土地上,这些年国家花大力气投三农,搞乡村振兴,就是让农民不用背井离乡也能致富。 看看那些乡村产业的红火劲儿,看看农民收入的增长,再看看西方贫民窟的样子,就知道咱们没走西方老路是多明智的选择。农民不用进城当低收入群体,农村能留住人、留住产业,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比啥都强。
一觉睡醒了,离谱给离谱的妈开门,简直离谱到家了,我万万没想到…莎莎在印
【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