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说:“如果美国想扼杀他们,中国真的无能为力!”不仅如此,他又一

小张的社会 2025-10-13 11:49:52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说:“如果美国想扼杀他们,中国真的无能为力!”不仅如此,他又一次强调自己“美国人”的身份,他说:“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92 岁的 “半导体教父” 一句话,让整个科技圈都安静了 —— 他笃定中国芯片产业挡不住美国的压制,转头又把 “美国人” 的身份卡亮得明明白白。有人骂这是泼冷水,可顺着他的话往深了看,反而能咂摸出不一样的味道。   要理解这番话,得先摸清说话人的根。这位出生在宁波的老人,人生大半程都和美国绑在一起。   18 岁就远赴哈佛求学,后来在德州仪器待了 25 年,一路做到副总裁,连硅谷大佬都喊他 “Morris”,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入了美籍。   对他来说,美国不只是工作地,更是塑造他职业思维的土壤,这种身份认同或许早就刻进了骨子里。   但话说出来,总得看时机。这两年全球芯片圈的气氛有多紧张,行内人都清楚。美国卡住了 EUV 光刻机的出口,荷兰、日本跟着限制原材料,连人才都成了 “管制品”—— 华人科学家被无端调查,敏感专业的中国学生拿签证都难。   台积电自己也被推着在美国建厂,投资一路加到 650 亿,可建厂四年多,量产一再延期,补贴谈判更是拖得头疼。在这样的漩涡里,这位老企业家的话,多少带着点商人的现实考量。   只是他可能没注意到,这两年中国芯片圈的变化有多快。2025 年市场规模都冲到 2230 亿美元了,虽然自给率还不到 20%,但年增长一直稳在 9% 以上。   之前被唱衰的国产光刻机,现在 28nm 浸没式的已经能交付,国产化率超 70%。   华为麒麟 9000S 横空出世,中微半导体在关键设备上破了壁垒,连 A 股的芯片公司里,都有 66 家在盈利,38 家净利润在增长。这些进步不是砸钱砸出来的,是工程师们一点点磨出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人才的回流。以前总说清华最好的计算机系学生九成去了美国,现在不少像尹志尧这样的顶尖专家都回来了。   国内也在慢慢改,不再死磕论文数量,而是真的给科研人员松绑,让他们能专心搞技术。毕竟当年高铁、航天也被嘲笑过 “造不出来”,现在不都成了国家名片?芯片这事儿,无非是多花点时间罢了。   台积电自己的日子也不算顺。美国工厂虽然开始盈利,但成本比台湾高不少,2nm 的技术赌注还悬着。张忠谋自己也说过,当初低估了美国建厂的成本。   反观中国这边,粤港澳大湾区的封测产值占了全国 60%,合肥的科技企业不靠外资也能蓬勃发展,连美媒都承认,中国企业不用英伟达芯片照样能搞研发。   说到底,芯片这东西从来不是谁能一家独吞的生意,更不是靠几句话就能定输赢的。张忠谋的话或许是句提醒,让我们看清差距,但也恰恰反衬出中国芯片产业的韧劲 —— 越是被卡脖子,越要自己长出骨头。   毕竟路是一步步走的,实力是一点点攒的。你觉得中国芯片用多久能打破封锁?咱们评论区聊聊。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