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100%后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不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也不是小米的雷军,而是特朗普本人。 这位重返白宫的主角,虽推动“对华加征100%关税”的政策提议,却自启动起便面临多重现实阻力。其试图拉拢北约、G7盟友形成“围剿”态势,但多数盟友未跟进,欧盟、日本等仅维持既有贸易政策,仅墨西哥曾提议对中国汽车等产品加征最高50%关税,且该提案因国内企业反对与中方反制压力,已被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宣布暂缓审议,所谓“集体行动”并未落地。 更关键的是,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全球关税涉嫌越权,要求10月14日前补充合法依据,否则将叫停相关政策。国内层面,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8月民调显示,61%的受访者明确反对这一政策——加税直接推高消费品价格,连日常电饭锅都受波及;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更直言,此举会损害美国“国家长期竞争力”,企业界反对声浪持续升温。 中方应对则聚焦精准与规则:商务部已启动对美国芯片、半导体材料的反倾销调查,直击其高科技供应链要害;同时在WTO框架下明确指出,关税战本质是破坏全球贸易规则。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中国对东南亚、中东等地出口同比显著增长,市场多元化布局持续推进。而中方此前在特朗普就职前(2024年12月)虽采购过125万吨美国大豆,展现市场弹性,但自2025年1月中旬起,已停止预约采购美国大豆,转而加大从巴西、阿根廷的进口,以调整供应链布局,这与特朗普“上台即计划加税”的激进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战,并未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反而催生通胀与供应链危机。如今类似政策提议再启,已遭遇自家法院、民众与企业的多重质疑。面对国内的合法性争议与国际层面的合作困境,特朗普此次关税政策最终能否实施?中美在贸易领域的博弈又将如何影响全球供应链格局?聊特朗普
万万没想到100%后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不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也不是小米的雷军,而
静静听风吟
2025-10-13 01:54: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