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豪在快船的季前赛打完,没得几分,没抢几个篮板,但合同变了。 不是续约,是“部分保障”——这意味着他至少能跟着开拓者训练20天,有机会挤进15人名单。 没人料到,这个在广州龙狮场均13.5分的年轻中锋,居然让一支NBA球队为他专门调整了锋线补强计划。 开拓者总经理说,他比夏天重了4磅,跑得还更快。 对抗、三分、不怵身体——这些在现代篮球里,比身高更重要。 杨瀚森在和掘金的封闭赛里,打了25分钟,12分7板5助攻2盖帽。 不是数据多炸,是那5次助攻,让教练组眼睛亮了。 他不是传统中锋,他能传、能挡、能换防,甚至在防守端让对手的内线吃瘪。 球队悄悄给他约了足弓检查,怕的是伤病,也怕的是希望落空。 如果体检过了,双向合同几乎就是走流程。 曾凡博那场打篮网,10分钟,0出手,0分0板。 没人夸他,但也没人放弃他。 篮网没裁他,而是把他塞进了发展联盟的长岛队,还承诺给他25%的回合占有率。 教练说,他的横移和换防弹性,是他们体系里最缺的那块拼图。 他不是没天赋,是还没找到能让他动起来的节奏。 10月18号,开拓者对篮网。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季前赛。 这是杨瀚森和曾凡博,时隔11年,再次在NBA赛场上同场竞技。 上一次,是周琦和邹雨宸。 这一次,是两个没进过常规赛、但都还没放弃的年轻人。 中国篮球的未来,不在国家队的集训名单里,不在CBA的热搜头条里,而在波特兰的训练馆、布鲁克林的发展联盟球馆、和那些没人看的季前赛深夜直播里。 他们不是明星,不是流量,甚至可能连正式合同都拿不到。 但他们还在打。 还在拼。 还在等一个机会。 而这个机会,可能就藏在一次体检报告、一场对位、一次教练的多看两眼里。 中国球员的NBA之路,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是日复一日的对抗、是凌晨五点的加练、是被裁掉后还能笑着走进发展联盟更衣室的那份倔强。 他们没赢球,但比赢球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场上。 还在证明——我们,没走远。
杰夫·蒂格说火箭最多34胜,连附加赛都进不了。结果不到两周,联盟数据机构把火箭
【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