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英国睡大街,我也不回中国”香港女教师不满制度,放弃4万多月薪,一怒离港,到了英国后,女的在姜饼厂做流水线工人,原来拿三万月薪的老公在送外卖。 话说香港这地方,生活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菲奥娜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每天面对学生和家长,工资虽然高,但压力也不小。她丈夫阿曼在物流公司当主管,收入稳定,两人加起来每月七万多港币,在当地算中产。家里雇了菲佣帮忙带孩子,住的公寓虽小,但也够用。他们从年轻时候就攒钱,目标直指英国,总觉得那边机会多,空气好,教育环境宽松。2021年英国推出BNO签证政策,对香港人开放五年居留权,还能转公民,这成了他们行动的契机。菲奥娜对香港的教育要求和生活空间有意见,阿曼也支持,两人商量后决定卖房辞职,带孩子移民过去。网上资料显示,这样的香港人不少,那年申请BNO的超过十万。 移民前他们准备了半年,卖掉湾仔的公寓,换来一笔资金。菲奥娜辞去教师岗位,阿曼也离开公司,两人学历都不错,她有硕士,他有管理经验。本以为英国会认可这些,找工作不成问题。结果到了曼彻斯特北部小镇,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买了套旧房子,花光大部分积蓄,剩下的钱支撑不了多久。菲奥娜投了很多简历,想继续教书,但英国不认香港证书,英语虽流利,机构还是拒绝。她丈夫考驾照也卡壳,语言和规则不一样,反复失败。生活费高,房贷水电吃喝样样贵,两人很快进入零收入状态。资料里提到,他们刚到时还旅游了几天,导致存款更快见底。 迫于压力,菲奥娜降低标准,去当地姜饼厂应聘。工厂是流水线操作,她从底层工人干起,每天重复装配姜饼,薪水低得刚够基本开支。丈夫阿曼则转行送外卖,骑车跑单,风里雨里挣那点小费。英国消费水平高,食物住房都贵,两人工作后收入加起来勉强覆盖日常。网上报道说,他们有时受本地人歧视,找工作难,生活远不如香港稳定。但他们咬牙坚持,觉得这是为自由付出的代价。环球时报文章指出,不少香港移民面临类似困境,半年内回流的不少,但这对夫妇选择留下。 适应期过了几个月,菲奥娜在工厂升到质检岗位,检查产品缺陷,收入稍涨。阿曼通过驾照考试,开小车送餐,效率高了些。两人加入本地香港社区,交换信息互相支持。孩子上当地学校,学费和杂费也是一笔开销。他们拍视频分享经历,上传网络,引发热议。视频里提到,工作虽苦,但他们不后悔,强调英国的教育和环境对孩子好。网易文章描述,这种底层工作在英国常见于移民,薪水比香港低一半多。夫妇俩还清部分贷款,生活渐稳,但远没到退休水平。报道显示,他们的英国梦从幻想变成现实挣扎。 其实移民这事,说白了就是赌一把。菲奥娜夫妇在香港有体面工作,移民后从头来过,很多人看不懂。英国经济不景气,通胀高,能源危机,移民找工更难。知乎上有人分析,香港中产去英国,常落入底层链条,因为学历认证和经验不匹配。夫妇俩存钱多年,本想养老,结果房子一买就空了。送外卖和工厂工,体力活多,收入不稳,阿曼有时雨天跑单,菲奥娜站班久了身体累。
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10月11日,日经
【174评论】【1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