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联合早报今天(10月12日)报道:“针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根廷总统‘致力于让中国退出’,中国驻阿根廷使馆表示,贝森特的挑拨性言论再次暴露美方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冷战和对抗思维。” 贝森特在上星期四(10月9日)对福克斯新闻表示,美国正向阿根廷提供一项20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计划,而阿根廷总统米莱也计划于10月14日在白宫与特朗普会面。 美国这波操作像极了旧时代的霸权游戏。200亿美元看似慷慨,背后却藏着让阿根廷选边站的潜台词。冷战思维在21世纪还能找到市场,实在让人唏嘘。世界早已不是非黑即白的棋盘,合作共赢才是主流声音。 中国驻阿根廷使馆的回应一针见血。用“挑拨性言论”定义贝森特的发言,精准戳穿了话语陷阱。历史反复证明,靠施压和分裂维持的影响力,终会像沙堡般崩塌。真正的国际关系该像南南合作,平等互利才能扎根生长。 阿根廷的处境值得深思。面对经济压力,任何国家都可能寻求外部支持。但若援助附带政治条件,无异于饮鸩止渴。中国在拉美的合作从不附加干涉条款,这种尊重恰恰是长期信任的基石。 数据不会说谎。过去十年,中阿贸易额增长超120%,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突然抛出的200亿美元,对比中国在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持续性投入,孰轻孰重?民众心里有杆秤。 国际舞台需要建设者而非搅局者。当某些人还在用零和博弈的旧剧本演戏,发展中国家早已觉醒。选择合作伙伴不是单选题,健康的外交关系应当多元包容。把中国标签为“需排除的对象”,暴露的是自身的焦虑。 这场外交风波映照出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新兴力量崛起时,守成大国总试图用老办法维系主导权。但时代洪流不可逆,坚持开放包容的国家才能赢得未来。狭隘的对抗思维,终将被历史的浪潮冲刷褪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财长贝森特说:“我想,很不幸的是,中国事实上并不想过来跟我们谈判,因为他们是
【5评论】【5点赞】
智慧
墙上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