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铜壶图案纹样
翱翔看文化
2025-10-12 15:38:38
零基础学画画
战国时期的铜壶纹样以嵌错工艺和叙事性场景著称,其图案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军事战争、礼乐活动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红色心形R]纹样主题与分层结构
[两颗心R]采桑与习射
壶颈部常表现采桑场景,妇女攀树采摘桑叶,反映蚕桑经济的重要性;另一侧为习射图,人物张弓搭箭,体现周代射礼传统。
[两颗心R]宴乐与弋射
上腹部描绘贵族宴饮场景,编钟、磬等礼乐齐备,舞者执矛起舞;另一侧为弋射图,人物仰身射鸟,展现狩猎技艺。
[两颗心R]水陆攻战
下腹部最震撼,分步战(云梯攻城)与水战(双层战船激斗),士兵持戈矛、弓箭厮杀,细节生动如临其境。
[两颗心R]狩猎与兽纹
圈足部饰狩猎纹,武士追逐猛兽,辅以飞鸟、林木;部分壶盖设鸭形或鹿形钮,壶肩浮雕神龙、兽面衔环,兼具灵动与威严。
[红色心形R]工艺技术
[两颗心R]嵌错金银:先刻纹槽再嵌入金丝银条,磨平后形成红铜与青铜的对比纹饰,如四川博物院藏水陆攻战纹铜壶。
[两颗心R]红铜镶嵌:山西出土的嵌红铜狩猎纹壶,以红铜勾勒人物、兽面,纹饰层次分明。
[红色心形R]代表器物
[两颗心R]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31.6厘米,分四区刻画采桑、宴乐、攻战等场景,人物超200个,被誉为战国版“清明上河图”。
[两颗心R]水陆攻战纹铜壶(四川博物院藏)
1965年成都百花潭出土,壶身以三角云纹分四层,嵌金银工艺表现水陆战争细节。
[两颗心R]中山王刻铭铜方壶
河北出土,壶肩铸立体神龙,腹侧浮雕兽面衔环,兼具礼器功能与艺术性。
[红色心形R]这些铜壶纹样不仅记录了战国社会风貌,更体现了青铜工艺从抽象纹饰向叙事性绘画的转变。
0
阅读:0